給金鎖的準備的東西都是很好的,這倒不是金鎖的麵子,而是柳青的關係,這些年來柳青為大雜院處理很多,好不容易要成親了,怎麼也不能寒酸了,更不提這些年大雜院也還沒辦過親事,頂多是女孩子嫁出去,這男孩子成親還是第一槽。
柳紅知道柳青終於要成親了,那樂得不知道怎麼說,李長生人很厚道,說好了到時候一切的吃食都由貴賓樓負責,大雜院一下子就省了這宴席的事情——雖然這事也不是多費功夫,可李長生站在妹夫的立場上,這麼主動,就讓人頗有好感了。
肖燕給金鎖準備了一套紅色的婚慶用品,想著也接這個機會好好熱鬨鬨著,這才讓店裡做針線活的那些人多幫忙,做得精細些,這也算是加班,肖燕出手也大方,一直給店裡做針線活的那些女子也樂得賺這筆外快,早兩日就基本都趕製了出來,樣式也令肖燕頗為滿意。
不過,十三行來人,這就讓肖燕有些突然,隻能臨時挪用了兩件東西,讓修娘們再加加班,左右這成親的事情還要再等上近一個月,時間也不算太趕。
安排好了樣品的事情,肖燕也就踏實了,安安穩穩的睡了一覺,第二日才稍微整理了一番,套了車,和方嚴、二冬一起敢向了店裡。
原本的小店隻是租了一個鋪麵的,不過這幾年發展的好,便把後麵的院子一起租了下來,雇了幾名從鄉下過來做針線活的大娘,在這邊坐著那些不怎麼要求繡工的大件,至於繡活,則絕大多數都包給了附近的一家繡樓,也有一些簡單的會拿回去讓大雜院的女孩子們做,也算是練練手。
二冬知道要來客了,便把院子裡的一間廳堂收拾了起來,還遵照肖燕的吩咐裝點得頗有幾分洋味——十三行既然是要做洋人的買賣,那麼他們這邊也得表現出對洋人了解的樣子。
過了巳時,一輛馬車停在了店門口,二冬連忙上去招呼,卻發現從上麵走下來的,正是上次在店內丟了荷包的那位姚大人,立刻就是一愣,他清楚如果這位姚大人是和十三行的一起來的,那麼絕沒道理是這位姚大人先下車啊!
不過片刻後,二冬就悟了——這姚大人是自己來的!
“不曾想是姚大人親自登門,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啊!”二冬滿臉堆笑,手一擺,“請,姚大人咱們到裡麵談!”
姚遠點點頭,便跟上了二冬的步子,身後一個小廝緊隨其後的跟了上來。
姚遠的到來不僅僅是出乎二冬的意料,就連肖燕也嚇了一跳,她本以為這位官大人早已經回了南邊的,之前不是說他管著的是海關的事情、隻是回京述職麼?怎麼述職之後沒得到新差事?可以他和章佳家的關係,如今章佳家一門顯貴,怎麼也能給他找個差事的啊!
雖然心裡不斷地嘀咕著,但肖燕臉上還是表現得很熱情,恭敬的請了姚遠坐下,並沒有把心底的疑問問出來,隻是很客氣的說道:“原本隻道是十三行人來人,卻不知是姚大人親自登門,真是失禮了。”
姚遠微微笑了笑,目光掃過了方嚴,並沒有問這個人是誰,隻是淡淡的說道:“本官現正管著十三行的海運(備注①)。”
肖燕一愣,心裡就是一突。
原來,去年初,廣東巡撫讬恩多(備注②)上旨奏請明立科條,複設公行,此事讬恩多大人本就是聽了管著海關的姚遠的話才想起來的,隻是他想要給自己多些政績,並不曾在奏折上提及自己與姚遠商議過的事情。
此番姚遠回京述職,乾隆偶然想到了此事,在朝堂上這事已經是商議過的,褒貶參半,乾隆一時這隻是把這個折子留中不發,雖然姚遠的官職不大,可乾隆還是招來他一起商議,最後竟是訂了讓姚遠管著複立十三行規矩的事情。
這事本就不複雜,這些年姚遠和十三行暗通有無,本就已經讓十三行有了一套暗的規矩,現在隻要拿到明麵上便可以了,讬恩多貪功,最後卻是把這個肥差交到了姚遠的手上。
姚遠也沒想著要跟肖燕解釋清楚這官員任免的事情,看著肖燕有些錯愕的表情,嘴角微微一勾,才道:“怎麼,本官管著十三行有何不妥?”
“有姚大人管著十三行那自是再好不過的!”肖燕奉承了一句,“畢竟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十三行能有朝廷依照法度管理,也能少了不少事,做起生意來腰板也更直不是?”
——隻是不知道那原本的商行首領潘振承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