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迷情(番外三) 因為難消恨意,以……(1 / 2)

從古琴寶玉中飄飄而出的鬼魂,出乎夢浮生的預料,竟然不同古玉同一年份,他來自幾百年之後的明朝,被一和尚打散一魂一魄封於白玉中,白玉紋路上的紅絲是和尚的精血滴灌而成。這是古老的血封,若這鬼魂不是厲鬼,那便是與其有深仇大恨,將他封於古玉中,令其永世不得超生。

夢浮生來自不同的時空,自小又生活在日本,不知道中國曆史,鬼魂說自己叫朱棣,有兩個未了心願,第一,找到他的侄子——朱允炆;第二,他想看一看自己親生母親的轉世。

□□帝朱允炆被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打下台,然後不知所蹤,直至後來朱棣死後魂魄離體,有一和尚收取他的魂魄封於古玉,他看到和尚的麵容,驚訝發現,朱允炆竟然不曾老去,青春常駐!朱允炆見他驚異難當,嗤笑,一手拈花,道出原委:當初,朱棣攻城,他不得已火燒皇宮,以求自儘意表尊榮,卻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爺爺——朱元璋早料到今日局麵,為他備置一套和尚的衣裳,一張皇宮密道地圖和一卷書冊。朱允炆順著地圖的指引來到京城最大的寺廟,主持相迎,剃度出家。朱允炆此刻仇恨滿心,他翻開朱元璋留下的書冊,竟然掉落一封書信,大意是朱元璋無緣修煉書冊中的經文,特留給朱允炆。朱允炆修煉勤奮,欲早日雪仇,仇恨蒙蔽他的雙眼,至魔道,入魔障。一身恨意難消,終成心魔。封印朱棣時,因為難消恨意,以血咒控之,讓其生生世世不得超生。

找到朱允炆易,朱允炆修煉至今恐已達魔神境界,朱棣見了,必然魂飛魄散。

第二件事,朱棣心中一直縈繞不去,當初虛榮,認馬皇後為母,至其生母於不顧,他心中時時愧疚難當,離世之前常常想起當時作為,可惜生生之母早消弭於塵埃,難尋。

至這第二件事,也很簡單,比第一件事更加容易辦到。

浮生點頭,道:“我可以答應你,但是,你要知道,見到朱允炆,你很可能魂飛魄散。”

朱棣苦澀搖頭:“吾欠其何止爾耳,見之隻為道一句。”

浮生道:“你既心意已決,我也不再多言。你附生古玉,我好帶走。”

浮生前世的語言同中文一致,與朱棣交談不成問題。而跡部忍足麵麵相恃,他們是普通人,連魂魄都看不見,隻聽夢浮生自言自語,說的是中文。

跡部慎發出悶哼,他逐漸清醒過來,跡部攙扶送他回房休息。忍足叫來自家醫院的醫生確診。跡部感激他的幫助,與他又同屬冰帝網球部,他們親近起來,並且同樣對夢浮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此類事情,而且發生在他們身邊。

夢浮生向跡部慎請辭,他準備去辦那兩件事,而且這邊的事情已經結束。跡部慎從跡部景吾口中得知事情大概,感激夢浮生的救命之恩,酬勞加倍,夢浮生要求把古琴帶走,跡部慎同意,如此邪門的東西留在家中實屬不妥。夢浮生沒拒絕高昂的酬勞,背起古琴踏出跡部家大門,準備完成朱棣的心願。鬼魂又兩種方法妥置,一是消滅,此法簡單易行;二是超度淨化,此法積攢功德,於自身修為精進大有好處。夢浮生但凡遭遇此類事,隻要不屬厲鬼怨魂,他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法。

出門被人攔阻,抬頭看到是和跡部景吾在一起的男孩子擋住他。

忍足優雅躬身:“你好,我叫忍足鬱士,你可以叫我忍足。請問,你叫什麼?”

“夢浮生。讓開,我要離開。”

忍足微怔,想不到這個小孩如此之酷,不過……忍足眼中閃過一絲興味,難得為無聊的生活添點樂趣,他不可能就這麼錯過。

“我知道你離開和古琴有關,帶我一起,相信我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