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娶(2 / 2)

可是宋臨晚卻愛極了這類無關緊要的風月之事。

更何況當今京都最熱的話題就是攝政王謝尋和三公主梁茜的婚事,宋臨晚自然也不能免俗。

三日前,梁光帝生辰,在皇宮內大宴百官。

這個生辰本來就同往常一樣,沒有十分特彆的地方。

可惜偏偏不巧的是,三公主梁茜在去宮宴的路上突然暈倒,更不巧的是剛好暈倒在前往宮宴的攝政王謝尋麵前。

這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不是什麼大事,可那個人是謝尋,這事就大了。

謝尋當年一戰成名,被封為驃騎將軍。他一到京都,世家小姐們就被迷了眼。謝尋身為將軍,沒有絲毫的凶神惡煞之氣,一張臉如琢如磨,倒是像極了世家公子,更彆說還有一雙桃花眼,眼尾上挑,笑則若九春,冷則似秋霜①,勾的京都的世家小姐們都對其趨之若鶩。

若不是謝尋在新婚之夜連殺兩任王妃,現在想當攝政王妃的人怕是得排到京都之外了。

遙想當年,那是隔三差五就有人往謝尋旁邊暈一下,要倒不倒的,就想著謝尋能伸手扶一把。就連當年的長山之變,都沒能影響謝尋在世家小姐們心中的地位。

謝尋在這種時候偏偏就顯得很有沙場氣概了,把鐵石心腸進行到底,無論是誰,無論美醜,一律熟視無睹。這冷淡的態度可把世家小姐們氣的夠嗆,但同時又沾沾自喜,看,她們也不行。

直到戶部尚書劉澤的女兒劉若玉差點真的倒在他身上,被謝尋謝毫不猶豫側身一讓,才真的打擊到一部分人的熱情。原來謝尋真的隻是長了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確有一副鐵石心腸。

孫若玉當時就被氣的真的暈了過去。

後來謝尋殺妻的傳言流出,這種事情基本上已經絕跡了。

而這次,鐵石心腸的謝尋一反常態的沒有推開公主,反而伸手扶住了她,同內侍一起把三公主送回了寢殿,召了太醫替三公主看病。

謝尋這不同尋常的舉動一下子就激起了千層浪花,當時宴會裡就炸了鍋。

宮宴散了之後,梁光帝又留下謝尋,兩人密談了一炷香的時間。

第二天,三公主要嫁給謝尋的事情就傳開了,還有人傳言皇帝的聖旨已經擺到了龍案上,隻差玉璽了。

三公主向來備受寵愛,一直被嬌養在皇宮之中,聽說長的像極了她的母妃,一張臉長得那是一個閉月羞花,任誰見了都得誇讚兩句。

大家對謝尋的鐵石心腸又有了另外一番解釋,人家那是等著三公主及笄。就連當初謝尋力排眾議擁立六皇子上位也有了解釋,那可是三公主的親哥哥,遲早都是一家人。

宋臨晚倒是特彆好奇,這三公主長得是有多漂亮,能把這麼個冷心冷性之人收入麾下。

反正作為宋相的嫡孫女,她是沒能見上那位傳說中的三公主一麵的。

午膳後,宋瀾匆匆趕往書房,同時還不忘把宋臨晚扔給慕長川。

宋臨晚看到慕長川就覺得頭疼。

其實梁光帝算不上宋瀾的親傳弟子,慕長川才是宋瀾的親傳弟子。去年冬天慕長川母親逝世,父親另娶,宋瀾就把他安置在丞相府內,之後,慕長川接管了她的功課。

慕長川不像其他的夫子,由著宋臨晚賣乖耍賴,硬逼著宋臨晚生生背了小半部《中庸》。

錯金的竹節香爐裡檀香緩緩的燃著,書案上的中庸已經被人翻開,而念書之人並沒有看著書案上的書本,正皺著眉瞧著一臉心不在焉的學生。

宋臨晚手臂放在書案上,雙手撐著頭,書案上的書並未翻開,眨眼的間隔越來越短。

慕長川繼續念著,“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②

宋臨晚再次眨了眨眼睛,收起撐在桌子上的手臂,重心後移,靠在椅子上,打斷了慕長川。

她十分有理有據的說到,“慕師兄,醫書上說,飯後不易動腦,容易積食。”

慕長川不為所動,“你已經休息了半個時辰。”

宋臨晚乘勝追擊,“半個時辰怎麼夠,午膳後就應該小憩,下午才有精力讀書,慕師兄,我說的有道理吧!”

慕長川不理她,沉眼看著翻開的書本,已經兩日了,宋臨晚還一頁都未曾學完,慕長川繼續揭露宋臨晚的小技巧,“小憩之後就該餓了,又該休息一下,等休息夠了,就可以吃晚膳了。宋師妹,我說的對嗎?”

宋臨晚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慕師兄如此了解我,那我先回房休息了,慕師兄好好溫習,祝慕師兄金榜題名。”

在剛舉行的春闈中,慕長川一舉奪魁,金榜題名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慕長川已經合上《中庸》,沒有繼續的打算,宋臨晚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桃閣。

慕長川看著宋臨晚灑脫的背影,眉頭皺的更深了,他極不喜歡宋臨晚這股散漫慵懶的勁,宋瀾在朝中殫心竭慮,而宋臨晚不僅不為宋瀾分憂,就連宋瀾最基本的吩咐都做不到。

他沉聲說到,“丞相是希望你以後能夠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你不該這樣辜負丞相的苦心。”

走到門口的宋臨晚停了一下,轉頭倚著門框支撐自己身體的重量,看著慕長川,眼神頗為無奈,“慕師兄,你讀書是為何?”

慕長川沒料到宋臨晚有此一問,錯亂了一下,接著又恢複了往日的平穩,“自然是用我所學兼濟天下。”

宋臨晚勾起嘴角,笑了笑,“好巧啊,我爺爺也是,你們倒是誌同道合。”

宋臨晚似乎還想說什麼,但是沒有接著說下去,而是轉口說到,“我祖父為官五十八載,從白衣到丞相,再到天子老師,可謂是你們讀書人的典範了。”

慕長川聽到宋臨晚提到宋瀾,立馬正襟危坐,“那是自然。”

然而宋臨晚隨即又一笑,“我爺爺那麼努力,我自然就不用努力了。無論是錦衣玉食,還是榮華富貴,爺爺都已經幫我達成了。”

宋臨晚說完,自顧自的離開了。

慕長川看著宋臨晚的背影,再一次深刻的認識到宋臨晚的不學無術。

宋臨晚之前學的一點皮毛,是宋瀾閒時,親自一個字一個字的灌進去的。

近幾年,宋瀾忙的腳不沾地,隻能請外麵的夫子教宋臨晚,宋臨晚態度倒是端正,隻不過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三百五十日都在告假。

在慕長川來後,宋瀾辭退了夫子,讓慕長川親自督促宋臨晚的功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