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母子離開雜貨鋪,一路走回邕村,到了家,楚錦氏下意識望了望快要落山的太陽,秋天過去了,冬天到來了,白日的時辰越來越短了,而路上花費的功夫就顯得更長了。
一家人吃過晚飯,楚錦氏和楚靈均在廚房收拾,楚靈均見楚錦氏幾次三番欲言又止,便趁著隻有母子兩人的時候說道:“娘是不是有什麼話說,是和餘掌櫃今日說的話有關。”
楚錦氏見楚靈均臉上並沒有生氣的樣子,便說道:“娘知道你辛苦創的糕餅配方不容易,娘也不願意被彆人輕易學了去。可是餘掌櫃的話也有道理,做個遊商終不是長久之計,你如此聰慧,也不該一直從事商賈之事,原來是娘沒本事,讓你受累,可咱們如果既能掙錢,又能讓你去求學,娘寧可少掙些。”楚錦氏一直心心念念送兒子去求學,如今餘掌櫃的話讓她覺得希望就在眼前,如若自己不用去賣貨隻管做糕餅,到時候自己就行了,而且隔壁崔家的娘子也能請來幫忙,還能讓他們家也多些盈餘,那自家孩子就能去學堂了。
“娘,兒子不覺得做個商人有什麼不好,不過也覺得咱們在路上的時間太浪費了,如果能在縣裡有家自己的鋪子或者是能買上馬車就好了。”楚靈均上一世就是半個商人,隻不過他的蛋糕店出資人是隔壁鄰居三舅的大舅媽而已。
楚家母子之所以沒有把這些事提上日程,是因為家裡目前急需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自家目前住的院子還是借裡正家的,過去沒有錢隻能先欠著,而今手裡寬裕些,得先把欠人家的房租補上。而且楚錦氏想要在邕村置辦房產,就可以求裡正出麵把楚家的戶籍在當地辦好,這樣就能方便兩兄弟求學。可這一切都需要錢,雖然自家這些日子收入了不少,可把上麵的事都辦完了,恐怕也就隻剩下些做糕餅要買的原材料的錢了,因而楚靈均所說的租店麵、買馬車,她想都沒想過。
楚靈均見楚錦氏沒說話,看樣子是還沒想過自己說的打算,便改口道:“餘掌櫃的辦法也不是不行,就眼前來看是個辦法。我聽小七哥說了他家掌櫃往日的為人處事,今日又見了真人,看著倒不是藏奸的。最起碼,聽小七哥說餘掌櫃經商年頭不少了,要真是個麵善心黑的,也不能就隻攢下這一家小雜貨鋪。”
楚錦氏聽了跟著點點頭,也說道:“我看著是有些心思的,但不是壞人。而且就看小七這孩子,真是有壞心眼的人家也不敢用他,事兒還沒乾,不就都給人說出去了。”想到小七的“大嘴巴”屬性,楚錦氏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娘彆說,還真有可能。”楚靈均聽了也忍不住笑著說。
楚家母子對視一眼,既然想法一致,那便好好盤算盤算兩邊怎麼合作。
楚靈均想著餘掌櫃那邊出店麵,家裡又有馬車可以負責運輸糕餅,那便是主管經營方麵。當然,這方麵楚靈均也是要參與的,不然隻靠著餘掌櫃那邊,彆到最後又同雜貨鋪一樣,無欲無求,無為而治。自家類似供貨商,負責製作糕餅,也不能像過去一樣,就自家母子幾個做,不然,累死也做不了太多,而且目前種類也有限,不能一家糕餅鋪子就經營幾種糕餅,那和街上小攤沒區彆,還浪費一間鋪子。
楚靈均想到這裡便說道:“如今既然打算合作,咱們做糕餅的人手就有些不足了,而且,品種上也得再多研究一些。”
楚錦氏正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聽到楚靈均的話,說道:“娘也覺得人手少了,原就想叫上村裡熟悉的幾家人一起,可那時候咱們還隻是個小攤子,怕人家未必心裡願意,而且還趕上農忙時節,都未必有功夫,現在倒是合適,各家大都歇了,冬日地裡也不長莊稼,正是沒什麼進項的時候。咱們算算一共打算做多少品種,每日做的數量一共多少,也好算算找多少人合適。”
楚靈均見楚錦氏紙上已經列出了幾個人名,便伸出大拇指說道:“還是娘想的更快,人都開始列上了。村子裡的婦人擅長什麼,性子如何,還得靠娘把關了。”
楚錦氏聽了有些不好意思,雖然兒子的誇獎心裡是很受用的。這些日子,她一直覺得楚靈均雖然不到八歲,卻不像一個孩童,比她一個當娘的還老成,覺得孩子這樣,都是自己沒本事,才不得不小小年紀裝成一個大人樣子,好幫自己分擔,卻不知道麵前的孩童裡子已經是個二十幾歲的成年人了。
“行,那這些都交給娘了,我明日就去和裡正夫人商議用人的事。”楚錦氏答應道。
楚靈均聽到既然目前村子裡的男人都不需要下地乾活,恐怕也找不到什麼好的營生,獵戶那裡一個人做模具和糕餅盒子,根本忙不過來,自己可以過去商量一下,看看獵戶同不同意把木匠的手藝教一些給村裡其他人家,到時候流水線作業,又能幫村裡人多收入一些,自家不用讓雜貨鋪幫著去外麵買盒子,成本上能節省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