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裡,楚家母子宴請了邕村的村民,又把兩個作坊的事情一並交代清楚。而原本屬於楚錦氏一家的分紅,楚家也分文不取,托付裡正用來建村裡的學堂,有讀書好的可以送到鄭夫子家的私塾求學,若是還有剩餘,可以幫助一些孤寡老人。
第三日,楚家母子三人去西平縣提前拜彆鄭夫子等人,終於等來了一場好戲的上演。
午時剛到,就有小吏敲鑼,告知縣中百姓,孟縣令要在府衙大堂公審沙家和沙典史等人,官商勾結,為斂財不擇手段,奪人家產,害人性命,種種罪名,罄竹難書。知縣大人自上任後,一有聽聞,未免打草驚蛇,一直暗中調查,近日查實後,將沙典史一乾人等全部捉拿下獄。縣中所有其他苦主,可不必敲鳴冤鼓,直接於縣衙門口的小吏處遞交狀紙,如若無錢使人書寫,可由衙門吏員代寫狀紙。
西平縣多少年都沒見過這種熱鬨,縣太爺秉公辦理,直接硬剛當地豪強,百姓紛紛趕到縣衙外觀看,也有一些苦主過來請縣太爺為民做主。
楚靈均幾人在小七的通知下,也趕來縣衙看公審。好不容易擠進去後,莊班頭等衙役和沙家的人大多都被審完,隻見許多白花花的屁股一字排開,正被打板子。當然因為犯事的人多,還有排隊等著被打的。
最後審的沙胖子和沙典史,沙胖子幾乎把所有罪名認下,不論孟縣令說什麼都承認,還主動交代了許多細節。但是隻要提到沙典史,沙胖子就說是自己哭求沙典史幫忙的,沙典史這邊的罪名反而輕了很多。
最終,沙胖子背下了害死的兩條人命和使人打傷、打殘十餘人,斂財近萬兩的多項罪名,被判斬立絕;沙典史則被判流放兩千裡,沙家財產用來賠償苦主,多餘部分充公。
一時間,西平縣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談論沙家,而知縣無疑成了為民做主的好官,狠刷了一波聲望。再加上之前在州裡獻賀禮的事,隻要他在剩下的兩年任上不犯大錯,州裡上報吏部,考評多半會中上。
塵埃落定後,楚靈均一行人默默退出了人群。不管孟縣令出於什麼原因,但最終還是惡有惡報,也算圓滿。經過這些事,楚靈均也理解了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科舉的重視,確實,生殺予奪的權利太令人著迷,他希望自己有一天擁有的時候,能夠不忘初心,真正地為百姓做些好事。
三日後,錦晟讓魏二爺提前去邕村接上楚家母子,將楚靈均祖母的墳塋遷入永豐縣外一處山上的楚家祖墳,和楚靈均的祖父合葬一處。
待錦晟趕到後,一起拜祭了楚靈均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因著楚衡無法回來,所以楚靈均作為長孫,代替楚衡主持完成遷墳的全部事宜,真切感受到古人對於孝道的重視。好在有餘掌櫃和封大幫著忙活,不然楚靈均真的就無所適從了。
這次舉家去汴京居住,楚靈均想著有自家便宜爹做靠山,可以把沁食齋開到汴京去。這樣西平縣是創始店,汴京的就是總店,日後還會有旗艦店等等,真的是想想都要笑出來了。
可是自己才年過了八歲,做官的本人又不許經商,楚錦氏肯定為了避嫌也不能直接拋頭露麵經營。所以,他就把這些美好的大餅通通畫給了餘得財和房驍騎,就這樣連哄帶騙的把人給帶來了。
餘得財是餘掌櫃的大名,雖然他自己不是很喜歡這個大名,但是父母所起,隻能認了。而房驍騎是小七的大名,因為西平當地人的口音問題,楚靈均以為人家是家裡排行第七,所以一隻稱呼人家小七哥。
至於創始店,名字不改,交給了崔家布莊的崔掌櫃經營,楚靈均又跟人家約好劍南州的經營全部由他負責。崔掌櫃財大氣粗,也不好占楚靈均和餘掌櫃的便宜,正好給楚靈均汴京開店湊了大半的啟動資金。而邕村繼續獨家供應沁食齋的糕餅,崔掌櫃和裡正又有些親戚關係,也不會為難村裡的百姓。
倒是封大父子,出乎了楚靈均的意料之外。昨日午後,封大去了楚家,說他想給封石安,也就是小石頭將來謀個前程。而窩在邕村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厚著臉皮過來問問能不能跟著楚家去汴京,即便是讓他做個看家護院的下人也行,就是想求楚靈均可以收下小石頭做他的書童。
楚靈均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封大對他的將來竟然這樣有信心,還說什麼宰相門前七品官,小石頭跟著楚靈均一定會有個好前途。隻不過讓封家父子做下人是不可能的,在楚靈均眼裡他們可是自己的朋友。跟楚錦氏商量半天,也沒有什麼好主意,隻能等到了汴京再說。
一路上,除了錦晟和保護他的魏二爺三人,知州親自帶著一隊人馬,護送著萬壽節要敬獻給皇帝的壽禮和製作萬壽糕的孟知縣家的廚子。一行人浩浩蕩蕩,先走陸路,再走水路,好在一切都有人打理,楚靈均幾人倒不覺得辛苦,隻是楚靈岫和小石頭暈船,讓大家都盼著趕緊到達汴京。
三月底,雄偉壯麗的汴京城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終於,一行人抵達了最終目的地,中周的首都。
做了半個月的船,再次腳踏實地,讓所有人都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當然,要進汴京城,還得在坐半日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