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距離周峰上報有倭寇藏匿……(1 / 2)

距離周峰上報有倭寇藏匿疑似盜匪的船上的事情過去不過一個月,再次有人上報到州裡,這次是由寧遠衛的千戶直接上報給知州季文哲,一時間,州中人心惶惶。

這一次,東海州上下的反應出乎了石同知和周峰的意料。雖然石謙正上任的時間還不到兩年,與這些同僚日常共事中也能了解他們的脾氣秉性,而周峰心裡就更加有數了,這些人大多無利不起早,在他們眼中,當地百姓的死活算得了什麼。因而,對於季文哲幾人的過度反應,兩人總覺得這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季文哲特意繞過石謙正兩人,讓兩人留守州裡,沒有他的命令,絕不可以私自外出。然後,由季文哲親自帶領州中部分親信,寧遠衛千戶也帶了部分人,直接巡視海防。

結果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季文哲帶人路過大登縣,迎頭碰上幾個倭寇帶領盜匪正攻打縣城,雙方經過激烈交戰,季文哲手下的官兵和衛所的人死傷近三分之一,然而,盜匪一方全部被擊斃,無一活口留下。季文哲對外宣布盜匪都是亡命之徒,被包圍後死活不肯投降,無奈之下,為了保護大登縣二十幾萬戶百姓,隻能將這些人就地格殺。

戰事的經過由知州和千戶各自寫折子上報朝廷,因著這也算是大勝,朝廷得知後一邊使人嘉獎,一邊也要派人過來核實,以免有人謊報軍情,或者殺良冒功。而來人正是當時的都察院僉都禦史宋則遠,現在的吏部尚書,齊王的嶽丈;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石謙正的同年,兩人關係還算不錯,在石謙正的印象中,宋則遠雖然是世家出身,卻有真才實學,為人處事也還算公正,兩人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信不斷,算是石謙正為數不多的朋友。

宋則遠等到命令出發之前,特意寫了一封信給石謙正,向他詢問了這件事是否知情,並請求他幫助自己核實。

石謙正收到老友的書信,原本就對整件事情心存懷疑的他,馬上叫上周峰一起去核實,結果讓兩人毛骨悚然。

原來被殺的那些所謂盜匪,根本就是當地的鹽民,隻不過因為石同知的行為,讓那些人錯誤地高估了當地官員良知。在被當地的縣太爺和手底下的人剝削的活不下去後,決定寫狀紙,上告到石謙正那裡,卻因為消息泄露,被知縣提前得知,派人攔住了他們。而知縣處理的也相當了粗暴,直接打殺了領頭的幾人。這些人雖然被鎮壓下去,卻並不死心,他們中也有聰明人,見知縣這麼怕他們上告,知道他們唯一活路的就是繼續找石大人陳述冤情。哪知老天不長眼,竟然又一次誤打誤撞的告到知州季文哲門下,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底下人之所以敢這麼猖狂,就是因著州裡最大的官員季文哲才是幕後之人,是這些人真正的保護傘。

季文哲見這些人決心不死,他倒不是怕石謙正,而是怕事情鬨大了對自己的官途影響不好,進而影響到自家姐姐。因著自己父親的官位,他的姐姐才能高嫁到定安侯府,如今姐姐正懷著第二胎,說不定就是未來的侯府世子。定安侯魏無羨還是當今聖上最寵愛的魏貴妃長兄,魏貴妃所出的齊王備受聖上喜愛,說不定以後就能登上那個位置,那麼自家一定會水漲船高。自己絕不能因為這些賤民的生死而影響自家的富貴,打定主意後,季文哲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安排手下人做局,乾出這種天怒人怨的事。

周峰也算是衛所的老人,又知道他的這些同僚們哪個愛財如命、嗜酒沒命的,沒費多少功夫就把事情的真相套出來大半。和石謙正兩人一分析,整個事情的真相就被理的清清楚楚。

這一次,季文哲所做之事,實在是超過了兩人的底線。因而,石謙正打算把整件事情和手中掌握的一些證據全部上報給同年宋則遠。由於周峰對於宋則遠的為人不了解,因而免不了擔心,畢竟這件事的牽扯實在太大了,一個不注意,就有可能引火燒身。可石謙正對宋則遠還是很信任的,一再安慰周峰。

半個月後,宋則遠一行人終於趕到東海州。官麵上的事情談完後,他果然在私底下和石謙正碰麵,自然也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對於這一切,一開始的時候同樣讓宋則遠不敢相信,他實在難以想象當地的父母官竟然有這樣大的膽子,做出如此惡事。

對於季文哲的關係網,宋則遠可比石謙正兩人了解得多,他知道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不然不能讓惡人受到製裁,還有可能把自己這些人裝進去。他先是表麵穩住了季文哲等人,又拜托石謙正幾人在暗處繼續收集證據,務必要把此事辦成鐵案。同時,他還偷偷給家中的父親寫信,尋求家族的幫助。

哪知道這個時候魏貴妃和聖上正在為齊王選正妃,宋則遠的父親收到兒子的來信,老奸巨猾的他敏銳地察覺這是自家人再上一步的機會。而季文哲從東海州搜刮來的錢財,有大半都通過魏無羨給了魏貴妃用來打點的消息他也使人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