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巷10 “祖父。”張極低著頭……(2 / 2)

十八巷 小舊林 7684 字 2024-03-30

一個時辰後,買菜組的歸來讓這個忙碌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襪!”左航和張澤禹一人抱了一個大南瓜率先進家。

“襪!啊!”張峻豪和朱誌鑫合力扛回了一大根冬瓜。

四個人癱在地上,家裡的兄弟們看見足有半個張澤禹高的大冬瓜,驚訝的合不上嘴,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在餘宇涵的幫助下,新鮮的食材被成功的運到了廚房裡,鄧佳鑫掂著菜刀指著還在休息的買菜組“我要是再讓你們單獨去買菜!我就不姓鄧!”說完就把菜刀立在了砧板上。

買菜組看著泛著寒光的菜刀齊刷刷的轉過了頭。

朱誌鑫幽怨的盯著冬瓜嘟囔“我也不知道左航為什麼買冬瓜要買一根。”

傍晚,張老太爺打發了福叔和一眾家丁,隻身一人跟著兩人去了十八巷。

童禹坤攙著張老太爺,帶著他穿過十八巷門口布下的迷陣,張極則苦哈哈的拎著大包小包的禮品跟著後麵,這都是張老太爺帶給他們的禮物。

“張爺爺好!”朱誌鑫帶著九個弟弟整齊的在宅子門口站成兩排迎接張老太爺的到來。

張老太爺被問好聲嚇了一跳,多虧有童禹坤扶著。

眾人將長輩迎進門,張老太爺笑眯眯的看著一個個大小夥子,八年多沒見了,都長開了,成大人了。

怕太久沒見張老太爺分不清他們,張極準備給爺爺介紹一下,可還沒等張極開口,張老太爺就已經對上號了,從老二到小十三,一個都不錯。

他們從張老太爺手裡接過禮,然後一起往飯桌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同張老太爺說著日常的趣事,樂的張老太爺多吃了半碗飯。

吃完飯張老太爺又與他們聊了會話,細細的詢問了每個人的情況,並給予了不少的關心。張老太爺離開後許久,這群年紀不大的孩子還有些恍惚。

十八巷都是一群同齡人,自師父去世後,他們許久沒有體會過來自長輩的關懷。雖說平常也會有兄弟的照顧和陪伴,但那與長輩不同,長輩的關懷是他們久違的觸動。

收拾完碗筷,朱誌鑫讓眾人回屋休息,張極拉著朱誌鑫去了會議室,兩人聊了許久,回到房間的張極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次日一大早,張老太爺帶著福叔去了東郊附近的一座山上,那裡葬著許多人,其中有他的忘年交,也就是張極的師父沈瘋子。

張老太爺拂去了墓碑上的雜草,緩緩的在墳前坐下“老小子,我這個老東西來看你了,好久不見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吧......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了,這麼長時間沒來可彆怪我......”

福叔替張老太爺擺好鮮花和貢品,然後退到一旁,靜靜的聽張老太爺對著墓碑喃喃自語。

“你帶出來的那幫小子可了不得,一個個混得有模有樣的,他們可比你當初厲害......”

“張極這臭小子太犟,年輕氣盛啊。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家裡也不指望他接手,他願意留下就留下吧,你可得好好保佑這群孩子啊......”

“我也老了,估計沒幾年活頭了,這沒準是咱倆最後一麵了......再等等,再等等我就能去找你了,你可彆忘了我老頭子啊......”

張老太爺又靜靜的坐了一會,最後還是不舍的離開。

臨近中午,朱誌鑫帶著幾個有空的弟弟到悅來客棧看望張老太爺,順便請老爺子到洪崖火鍋品嘗峰城特色。

幾個弟弟輪番給張老太爺夾菜,張老太爺笑著照單全收。

張極用手肘輕撞了朱誌鑫“朱誌鑫,我想......”

朱誌鑫夾起一塊毛肚塞進嘴裡“行,我同意了,年後回來不?不回來記得寫信。”

“你怎麼知道我要說什麼?”

“一看你那個要死不活的樣子,就知道你決定好了,快過年了是要回家看看。”其實昨天晚上聊完朱誌鑫就知道遲早是這個結果。

張極呲個大牙幫朱誌鑫夾菜,他知道朱誌鑫不會攔著他的。

“至少你還有家回......”朱誌鑫小聲的說。

張極夾菜的手一頓,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是啊,十八巷隻有他有家能回了......

張老太爺又在峰城轉了兩天,二十三那天,十八巷派代表朱誌鑫左航餘宇涵和張峻豪將張老太爺和張極送到了城門口。

“到家了記得來封信,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彆想著跑,當鋪我們給你看著,十八巷你也彆操心。”左航拍著張極的肩膀囑咐。

“知道了,叨叨的我耳朵都起繭子了。”張極裝作不耐煩的樣子扣了扣耳朵。

“欠打你就是!”餘宇涵輕錘張極。

“多注意點幾個小的,過段時間可能不太平。”張極從祖父那邊聽了些消息。

“放心吧,安心回家吧,回來記得帶禮物啊。”

“好!”兄弟幾個抱在一起告彆。

“張爺爺一路順風,等有空了再來峰城玩兒!”張峻豪揮揮手同張老太爺再見。

“好,趁著我老頭子腿腳還利索,過段時間我再來!”

四人站在城門口注視著張老太爺離開的背影,張極時不時回頭同兄弟們揮手。

直到看不見人,朱誌鑫才帶著弟弟們轉身離開。

張極離開後,十八巷依舊按部就班的生活,當鋪由春生全權負責,還算是得心應手,鄧佳鑫閒下來總會去轉幾圈,指點一些春生沒有注意到的小問題。

兩國開戰的消息還是傳到了峰城內。

十一月二十八日,華國東部的三座沿海城市被苯國攻陷,一時間,華國上下陷入了極度的恐慌。

十一月三十日,苯國乘勝追擊,接連拿下東部地區三座核心城市,搶占不少交通要道,似是想把占領城市孤立。

東部地區的人開始想辦法或是躲去鄉下,或是舉家往其他城市遷移。峰城的不少居民開始購買糧食,一是為了過年,一是為了以防萬一。

那幾天,峰城的糧價瘋漲,左航不願發國難財,但不漲價又會影響同行,乾脆關店,等風聲過了再重新開張。

餘宇涵準備提前給武館放年假,碰巧城裡不少富商大儒害怕危險,在武館雇人去當護院,餘宇涵也沒攔著他們,隻要求他們保護好自己,彆為了一點小利丟了性命。

有些人想趁亂獲利,街上沒少出現搶劫打架和爭執,警局的各個小隊兩班倒,就為了維護城內秩序。

臘月初五,一支百人左右的華國隊伍進駐峰城,為首的是鄭連長,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從西城門進入。

七營三連的到來,像是一顆定心丸,讓峰城的人心不再浮動。

城裡多了當兵的巡邏,小打小鬨的現象幾乎看不見了,前段時間瘋漲的物價也逐漸恢複正常,一切都回到了正軌。

學校放假了,姚昱辰收獲了一堆作業,平常上午在家寫作業,下午去哥哥們的店裡逛逛。

照相館的老板準備回鄉下待一段時間,提前給穆祉丞放了年假還發了半個月的月錢。穆祉丞在十八巷後院尋了個小屋子,準備改造成暗房,等老板回來了,找他買個相機玩。

有了軍隊的乾預,警局的任務少了很多,蘇新皓也變成了上一天休一天,難得休息的他搬了躺椅坐在前院曬太陽。對此餘宇涵說他有病,大冬天的在院子裡找凍,活受罪。

除去這四人,其他人都忙的暈頭轉向。

糧店重新開張,生意依舊不錯,好在之前囤了不少貨。

布行的生意也很好,年底了,買衣服和布匹的人不在少數。

藥鋪提前包好了許多治療風寒的藥包,今年冬天雖沒有很冷,但還是有不少生病的人。

報社開始鋪天蓋地的進行戰爭報道,不少文人墨客紛紛投稿,振奮人心的話語不斷的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讓數萬萬民眾意識到了國家正處於危難存亡之際,需要團結一心抵禦外敵。

張澤禹養好身子重新回到梨園,為梨園帶來一波不小的熱度,許多世家富豪都衝著“禹先生”的名號而來,張澤禹因此得到了一筆非常可觀的分紅。

賭場和歌舞廳成天接待著各個行業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或是義憤填膺,或是高談闊論,朱誌鑫和鄧佳鑫對此不發表過多的言論,隻是笑著敬酒,從他們的口中去判斷國內形勢。

張極先後寄來了六七封信,不僅有家裡的點點滴滴,也有對兄弟們的關心,還有一些得來的戰局情況。

趙冠羽許久沒有來信,弟弟們寄去的信也都被打回,或許是他離開了去彆的地方做任務,又或許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齊平也寄了信,信裡提到並沒有在家找到罌粟種,但卻發現了幾張齊安與外人通訊的紙條,隨信一起寄到了十八巷。齊平還查出齊安手下的兩個家丁有古怪,但在抓住兩人前,他們皆服毒自殺,這讓他覺得十分奇怪。十八巷給他回了信,信中提到了苯國特務一事,讓齊平多注意身邊的人和事,如果有消息還望儘快告知。

閒在家的四個人決定給兄弟們送飯,由做飯一般般的餘宇涵準備好眾人的午飯,再由四人挨個送出,餘宇涵負責糧店布行,蘇新皓負責報社,穆祉丞負責賭場和歌舞廳,姚昱辰則是負責梨園和藥鋪。若是蘇新皓去了警局,報社就交給餘宇涵,他的那份由穆祉丞送。

十八巷在忙碌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私下尋找特務。齊安的罌粟,峰城郊外的神秘的苯國人,奇怪的女人,還有那個被韓峰目擊死亡的男人,這一切究竟有什麼關聯?

還有司笙,短短一個月,司笙已經被折磨的不成樣子了,她確實不知道司銳留下的機密文件究竟在哪。朱誌鑫準備再留幾天,若問不出什麼新東西了,年前就斷了注射,讓她在小黑屋裡自生自滅。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沒有人能預料到明天是否能看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