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年紀大了,沒彆的愛好,就喜歡聽好聽的話。
這下高興的,連連說道讓賀衿悠多吃點,還順帶著提到看熱鬨的李子寧。
“寧寧這孩子吃東西可挑了,彆人看不出來,還以為他什麼都吃,不過他奶奶我還看不出來嗎,愛吃的吃的多,不愛吃的也不說出來,吃的明顯少很多。”
賀衿悠表示很有興趣聽的樣子,奶奶這邊更是停不下來,繼續說道:“你說這孩子和彆人家孩子,挑食還不一樣,彆人家孩子都是不愛吃啥就一點不吃,我們家寧寧是紅薯愛吃烤得,蒸的煮的就不愛吃,牛奶愛喝熱的不愛喝涼的,胡蘿卜反倒是愛吃炒的,不愛吃生的”
奶奶前後列舉了一大堆,什麼湯麵不愛喝湯,米飯最愛吃蛋炒飯,平時也不見愛吃糖,卻愛吃糖醋排骨,可樂雞翅,這些甜膩膩的菜… …
聽著聽著李子寧自己都震驚了,自己有這麼挑食嗎,沒感覺啊。
奶奶本是數落李子寧挑食,說著到最後,言語裡滿是溺愛。
賀衿悠則是認真的聽著,沒有絲毫不耐煩。
話說道最後,以奶奶感謝賀老師在學校對寧寧的照顧,希望賀老師幫忙多照看一下寧寧,以及熱烈歡迎賀老師以後常來,而結束。
李子寧表示對很不理解以及大受震驚,那可是他老師啊!又不是他同學誰的,哪有家長希望老師多來家訪的。
賀衿悠走後,李子寧回到自己屋裡,躺在床上,撇了一眼旁邊的書包,扭過了頭。
過了兩秒鐘又撇了一眼,咕嚕一下爬了起來。
算了,給賀衿悠一個麵子,不就一張卷子嗎,抄一份又如何。
李子寧認真抄完了卷子,敷衍的做完後,第二天交給了賀衿悠。
從那以後隻要是賀衿悠留下的作業,無論是自己做完,還是現成的拿彆人的來抄,總之李子寧沒在落下過一次。
賀衿悠也配合的沒有拆穿他。
一場細雨悄悄的帶走了夏天的炎熱,一絲絲涼爽的風劃過,秋天真的來了。
順便也迎來了開學後的第一個節日,中秋節,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假期,都會得到這群半大的孩子熱情的迎接。
本來也就幾天的小假,用不了多久就又回學校見麵了。
也不知道哪一個同學起的頭,一群二班的學生開始了一場道彆會。
甚至還有一個同學,雙手抱拳,鄭重其事說道:“各位同學好友,在下就此彆過,以後江湖有緣再見。”
話完自認為瀟灑的將書包甩上肩頭,頭也不回的走了。
引來一片哄堂大笑。
李子寧的媽媽許雲蘭在放學的前幾天就打來了電話,說是會回來一趟,有意帶著李子寧和奶奶去B市待幾天,全當旅遊散心了。
以前許雲蘭不是沒說過讓他過去,隻是李子寧對陌生環境,沒來由的抵觸,對於旅遊之類的毫無興趣。
不過李子寧接到電話的時候,突然想到賀衿悠家也在B市,中秋節應該也會回B市,就莫名其妙的答應了許雲蘭。
奶奶以前年輕的時候也沒有出過遠門,那時候交通不發達,不像現在,又是火車又是汽車,方便極了。
雖然嘴上說著:“自己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旅啥遊啊!出門哪有在家舒服,一個老太婆花那閒錢乾嘛!”
實則真到了收拾行李,準備出發的前一天,老太太比李子寧都興奮。
一會兒問:“寧寧,我要不要帶著這個。”
一會兒又問:“寧寧,你說那裡和咱這溫差大不大?”
李子寧知道這個口是心非的老太太,這是太過興奮的,總想找點話題來說道說道,不至於這麼緊張。
見奶奶這麼開心,李子寧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開始期待這幾天的假期。
或許可以在B市見到賀衿悠也說不定,每個人都會有好幾個不同的圈子,在這裡的他是儘職儘責的老師。
在B市的他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B市那麼大,人口密集,或許見不到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