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 有時車途中嶽靄也曾擔心……(1 / 2)

我爹叫嶽飛 白師傅 3609 字 2024-03-30

有時車途中嶽靄也曾擔心過,畢竟一路走來周圍莫說是馬車,便是牛車都不多見,而他們浩浩蕩蕩的足足三輛馬車是不是有些過於顯眼了。

畢竟越是窮山惡水的地方,民風便越是彪悍,什麼白天種田、夜晚為寇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所以在這麼一個略顯蕭條的地方,自己等人出行如此張揚會不會有危險?

但連續兩天下來平安無事後,嶽靄才知道自己想左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一直讓嶽靄擔心的問題若是換個思路考慮就一下子明晰了。要知道他們用的可是馬車,馬在現在絕對算得上是稀缺資源,更是妥妥的身份象征。

本身連年戰亂,經濟、民生一塌糊塗,但北方作戰又需要騎兵,而其實放眼大陸也僅有薊北之野和甘涼河套一帶可以出產高頭大馬,馬品質量甚佳。

但很不幸的是,這兩個地方現在都不宋朝的疆域範圍內。所以單從一開始的種馬資源上,南宋就低下一大截。

而養馬自然不能是分散飼養,馬場的存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宋朝開國年間京西南路便有最大的山地草場,而成都府更是存在著大片川西草原……

不過好景不長的是這些馬場在一代代安穩的政權統治下紛紛的變成了地主階級手中的耕地亦或是住宅……

源頭種馬的缺失、草場的萎縮再加上前線光速的損耗……種種原因也就共同造就了當前馬匹奇缺的境地。

大名鼎鼎的絕對主力部隊——嶽家軍麾下的踏白軍、遊弈軍和背嵬軍三軍,靠著搶奪金寇、加之朝廷的優先補給,也就隻能堪堪組起數千騎兵,而且馬匹質量較之金人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當前馬匹的稀缺程度,便是韓世忠得一良馬都不敢私自占有,而是選擇給宋高宗奉上,並言:“此馬非人臣所敢乘騎也。”

老爹還和李氏談及過此事,當時李氏還勸嶽飛要多跟韓將軍學習一下,不過老爹卻對此舉不甚認同,雖然沒過多談及,但換作他的意思,若是說的直白一些便是“戰馬就是用來上戰場殺敵的,要是進了深宮之中才算是徹底埋沒了它。”

由此種種,可見當前馬匹的稀缺。便是百官上朝都不得不選用轎子而非馬車。

所以縱然嶽靄一行的這三匹馬,僅僅是西南部所產的建川馬。載重能力強、耐力也不錯,但無論是體型還是速度、靈活性均比不上北方的戰馬,故而也僅是當做交通運輸來使用。也足以顯示他們一行人的身份不凡。

外加上那數名護衛,麵容堅毅、豹頭環眼,單看一身的氣勢也知道絕不是好惹的,甚至稍微見過世麵的人或許都能猜出他們是有軍中的身份。

有來頭又有實力,如此一來誰還敢隨意招惹。要知道,想要在這亂世活下去,便是山賊、悍匪也都是有腦子的,知道什麼人可以搶,什麼人不能碰。

故而嶽靄一直擔心的財不露白一事其實隻針對於突發的橫財,沒權沒勢根本護不住,反而容易徒然遭災。像他們這種身份的,根本無須擔心這些。

不過嶽靄的擔心倒也不能完全說是多餘,在一段山路上,還真有那打家劫舍之人在此埋伏,看看能不能碰上哪隻肥羊。

前麵放哨之人,是這片山頭的土匪幫——撼天幫,新加入的成員梁上簽。

據說他取的這個名字還是因為當年他出生的時候,父母去那玉屏寺裡上香順便抽了一簽,結果那簽竟然是空白的。

其實這本來隻是廟裡的僧人用來行騙的手段,故意讓香客們抽到空白簽,好以解簽為由收取“香火錢”。

不過梁上簽的父母本來就隻是普通農戶,家中僅有一畝薄田,生活很是窘迫。

涉及到花錢這事,二人思慮再三還是選擇放棄,甚至趁著和尚沒注意,竟直接將這空白簽拿回了家,更是乾脆給剛出生的兒子取名為“上簽”。便是省下了這筆香火錢自己解簽了。

這或許就是古代的唯心主義?

不過,梁上簽此人還真沒辜負父母的期望,從小就腦子靈光,隻可惜並未往正地方用。

從幾歲時的偷雞摸狗再到大一些的順手牽羊,從家裡一路偷到外麵,長此以往竟然發展成了一個慣偷。

村裡人也大概都知道他是個什麼德行,更有閒言道“他就不應該叫梁上簽,應該叫梁上君子更為合適”。

隻不過梁上簽長大後或許是摸清了情況,雖然還是以偷為業,但不在偷村裡的財物,甚至於為了打好鄰裡關係時不時還會給村裡人一些好處。隻是每逢二、四、六趕集之日去鎮上那人多眼雜之地行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