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世人隻知道她千古第一才女的一身才氣,卻不知她也有遺世獨立的一身傲骨。在那個封建的時代,敢愛敢恨成了她的代名詞。
十七歲的李清照和二十歲的趙明誠相識與元宵燈會,自此一眼萬年再難忘記。第二天趙明誠登門提親,兩人瞬息的一麵成就了那首常掛在當下文人嘴邊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自此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趙明誠當時還是學生,沒有收入為了二人收集古董金石的共同愛好。李清照時常典當自己的質衣嫁妝。雖然說清貧卻風雅得趣,為當時多少年輕人羨慕。
隻是好景不長,婚後第二年,生父因為黨爭陷入窘境,孝順的李清照寫詩請求公爹施以援手,卻沒有得到回應,令李清照為自己的處境心寒,生父被貶黜。
李清照受到波及,隻能返回娘家,就此和趙明誠兩地分離,本以為這段婚姻就此無疾而終。適逢公爹也受黨爭波及被貶黜,李清照終於又和趙明誠相聚,共同居住在青州過起屏居鄉裡的生活。雖說過得清苦,但是因為二人都醉心於金石書畫,苦中尋樂的相濡以沫,絲毫沒有打擊到她對於生活的決心。
十年後趙明誠終於被朝廷重用,遠赴外地為官。又是兩年的分離後,李清照決定去找尋丈夫。本想著長相廝守,現實卻給了她當頭棒喝,原本那個相知相守十餘年的趙明誠,居然納背地裡納了兩房妾室。
自比白菊高潔的李清照含恨作出《感懷》這首怨詩。
寒窗敗幾無書史
公路可憐何至此
隻是身無一物
獨守閨房的李清照心中泣血卻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