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紅人陸鳴時又獲獎了。
獲獎消息傳回來後,陸鳴時團隊緊鑼密鼓地調整了展廳作品的擺放位置,臨時把這次獲獎的作品加在了已經舉辦了兩天的陸鳴時個人攝影展上。
因著剛剛斬獲大獎的新鮮勁,慕名前來的遊客們即使對攝影一無所知,也將這張相片前的空地圍得水泄不通。
隻見展出的作品上,夜色裡處處漫延著濃稠的黑,平靜的江麵一絲風也無,一隻小小的掛著提燈的帆船擱淺在江邊。
漁燈散發出暖色的光,在一片漆黑中顯得格外明亮,仿佛是是密不透風的夜裡唯一的喘息。
小船的帆很癟,要外出打漁的船夫正費力地把船往江中推。
駐足觀賞的遊客們紛紛闡述著自己對這幅作品的理解,有些人一拍即合,有些人爭論不休,而這一切,都與創作者本人無關。
Alice跟著工作人員從員工通道進入了展廳,她預料到了獲獎之後展覽的火爆程度,但是真實地看到烏泱烏泱的人群排隊入場時,還是大受震撼。
攝影雖然不是小眾藝術,卻也絕不會受歡迎至此。
但世上又有什麼絕不會發生的事呢?
攝影不會受歡迎至此,攝影師卻可以。
像陸鳴時這樣英俊單身多金又有才華的男人,本就容易受到追捧。更何況他最早就是在互聯網上起家,還沒拿到後來的這些重量級獎項時,就已經有很多粉絲了。
雖然人氣非常高,陸鳴時本人卻很低調。除了接受一些采訪和訪談節目之外,幾乎不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Alice來這一趟正是為了采訪陸鳴時。
好不容易從主編那裡爭取到了這次機會,Alice為今天的采訪做足了功課,前方引導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陸鳴時就在裡麵時,她已經在腦海中把提綱過了一遍又一遍。
一推開門,Alice就看到陸鳴時正坐在沙發上,對方見她進來站起了身。
Alice為了這次采訪,把能找到的所有資料都看了個遍,從陸鳴時20歲po在網上的plog、vlog到讓他嶄露頭角的作品、從陸鳴時接受的采訪發表的觀點到網絡上無從考證的流言,隻要是能看得到的陸鳴時的經曆,Alice都能如數家珍。
可以說陸鳴時這個人,Alice現在是單方麵熟得透透的。
現在她真地看到陸鳴時本人了,不禁感慨,有些人總是被歲月優待。
35歲的陸鳴時和他的作品一樣褪去了青澀的稚氣、衝撞的尖銳,沉澱出不露鋒芒又胸有成竹的氣質,散發著成熟男人的魅力。
年齡的增長在他身上不會讓人想到變老,相反,成了他的加分項。
現在正是陸鳴時拓展版圖的好時候,這也是來之前主編特地叮囑她,最好能打探出陸鳴時下一步規劃的原因。
很快收斂住自己發散的思維,Alice快步走上前與陸鳴時握手。
“陸先生,我是《藝術時報》的記者Alice,恭喜您斬獲金獎。”
“Alice?”男人複述了一遍她的名字,有一瞬間的失神。
意識到自己還沒鬆開Alice的手,陸鳴時及時停止了這個很失禮的動作,鬆開了手,微笑著說了句謝謝。
Alice沒有注意到陸鳴時一瞬間的反常,坐下後就進入了自己準備好的流程。
“陸先生最初把作品送過去的時候有設想過會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嗎?有想過自己會成為金獎得主嗎?”
“沒有”,陸鳴時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
“這張圖拍得很偶然,一開始沒想過要用它參賽,但我自己很喜歡,直到截止前一天才決定用它,也就沒考慮成績。”
“原來是這樣,那真是可喜可賀,差一點就錯過了一次能拿金獎的機會。那這幅作品是什麼地方觸動了您讓您格外青睞呢?‘贈我一縷風’這個名字是有什麼用意嗎?”
“隻是一種感覺吧”,仿佛是覺得自己的回答聽起來太敷衍了,陸鳴時又補充了一句。
“在取景器裡看到這幅畫麵的第一眼就決定要拍下來,‘贈我一縷風’這個名字也是立刻就想到了,就好像是這幅畫麵天生該配這個名字。”
“是感念漁夫生活辛苦,希望能有風幫他一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