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依然隻好笑著拿過自己的選科單放好,又做題了。
李思雯在旁邊碎碎念,無非是攛掇莫依然選理科,還給莫依然畫大餅——以你高一一學年的平均成績,選理科說不定可以分到物化重點班,那可是聚集了北高頂尖劊子…啊不,頂尖師資的地方!
莫依然這道題寫到第三行,不為所動:“進不了的。我選文科說不定更有可能進重點班。”
莫依然就這樣一邊跟李思雯插科打諢一邊做好了立體幾何專項的最後一題。
她很少在做題時讓自己分心,不過她知道李思雯這樣是不想她們倆分開。
她們做了一整年的同桌,班上其他人都換過,但她倆一直沒換。
所以莫依然拿出最大的耐心包容李思雯最後不到兩個月的焦慮——例如恨不得每節課下都在莫依然耳朵邊念叨:我們要分開了,你要想我之類的。
莫依然對分班從一開始的難過到現在的麻木,李思雯功不可沒。
分科確定前,莫依然原以為纏著她改的隻有李思雯。
沒想到的是物理老師也來找她——莫依然猜測,也許是某幾次難到變態的物理小測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物理老師記住了她。
除了電學,其他物理題她都可以做對個七七八八。
物理老師是彆班的班主任,理應沒有閒情逸致來管一個不算頂好的普通班的學生選文還是選理。
看著嚴肅的物理老師,莫依然難得幾句話之後在老師麵前開小差了。
物理老師是1班的班主任。
這也算是她之前收集的與顧朗希有關的一個交點。
隻是寒假之後莫依然故意不去想這些她以前下意識會想到的聯係。
今天被物理老師喊到辦公室才久違地想起,好像錨點終於起效,標記的回憶於是蜂擁而至。
莫依然不太記得自己說了些什麼,總之就是對著李思雯說的“數學不好”“喜歡文科”之類的套話。
這也是她的真心話,但身邊的人卻覺得這個選擇不夠好。
如人飲水。
魚之樂焉。
莫依然走出物理老師辦公室時漫無邊際地想,她選擇學文,選擇的是閱覽課上的半兩雞鳴和三錢月光。
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因此她沒有察覺對麵四樓走廊上的視線,那視線小心翼翼卻如影隨形。
選科終於塵埃落定。
班主任同樣也在期末考試過後提前告訴了莫依然,她的成績不出意外升入高二之後會進文科重點班。
期末考試結束,高一的學生們總算可以稍微喘口氣。
這兩天大家收拾完了東西就在班上看電影打掃衛生。
放什麼大家意見不一致,最後莫名其妙放了《致青春》,放到男女主角的親密戲時李思雯一下把莫依然的眼睛擋住了。
“你乾嘛?”雖然不滿,但莫依然還是乖乖沒動,隻是說:“我要看。”
李思雯麵紅耳赤:“不行,你還小。”
莫依然沉默了一下說:“我記得你隻大我一歲。”
擋住她眼睛的人很不講理:“那也是大,我說不能看就是不能看。”
莫依然隻好靜靜等這一段過去,耳邊是同學們對電影情節的起哄聲。
沒一會兒,眼睛重新恢複光明,莫依然賴李思雯:“我現在看不懂了,接不上。”
李思雯事不關己:“那是你之前沒認真看,不關我的事。”
就這樣插科打諢看了兩部電影,第二部講的什麼已經記不清了,大概也沒有認真看,因為班主任已經把分班名單貼到教室門口了。
莫依然看見了分班表,李思雯由於和化學實在八字不合,因此選了物生。
他們班選擇物化的沒有一個人的學年平均成績進得了兩個物化重點班。
北豐高中崇尚全麵發展,因此重理輕文的現象不算嚴重。
從高二開始,北豐每年雷打不動會設立兩個政史重點班和兩個物化重點班。
至於其他科目組合會視學生的成績和選擇的人數情況機動設置重點班。
家長們得知今年北豐由於人數原因不會開設物生重點班之後,原1班和2班的優等生無一人選擇物生。
莫依然這一屆原1班和2班的學生幾乎都選擇了物化,平均成績咬得很緊,根本就沒有給普通班學生多少進物化重點班的機會。
當然兩個班中也有零星幾人選擇了政史,自然而然進入了政史重點班,成為了莫依然之後的同學。
這就是1班和2班學生的全部去向了——沒有一個人在高二掉入普通班。
分班表貼在教室門口,也是為了方便之後去到新的班級。
貼上分班表也意味著要開始收東西去往新教室了。
李思雯坐在莫依然身邊沒動,等莫依然起身要走時,班上同學已經走光了。
李思雯剛剛看電影時還開心著,現在紅著眼睛伏在桌上。
一向沒心沒肺的人,現在眼裡含著好多眼淚 ,不要錢地往下掉。
莫依然也難受,但沒有哭,隻是又坐下來拉住了李思雯的手,小聲地安慰她。
等了許久,已經有學生在班級門口探頭探腦張望了,莫依然靠著李思雯輕輕地開口:“雯雯,我上去了。你把眼淚擦擦,有同學來了。”
走到門口時,莫依然回頭看了一下這間教室,李思雯朝她招了招手。
李思雯分班之後依舊在13班,並不用去新班級。
莫依然記得分班這天陽光特彆好,照進教室的地磚上。
空中跳躍著細小塵埃的場景像是電影裡的空鏡,又或許是掃地的同學粗心打掃時大力揮下的精靈,來證明是他們在這間教室裡度過這一年的時光。
穿過教學樓開放式的走廊可以看見高一兩側樓梯搬上搬下的學生,兩棟樓的連廊上也都是。
熱鬨的、匆忙的、年輕的。
高一就這樣在他們踩著運動鞋帆布鞋的腳步聲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