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兒,莊曉夢一下子了然,知道她誤會了什麼,“我不介意,你們發小感情好這很正常啊。我也是昨天回家才知道,季言禮是我家鄰居,拜訪季阿姨的時候,說你們今天要來爬山,問我要不要來湊個熱鬨。”
楊靜聽到她的話,這才放鬆身體,不著痕跡地稍微往裡挪了挪,轉頭看向白雪那邊。
白雪正附在季言禮耳邊小聲地說著什麼,仿佛怕人聽到還用手擋著嘴巴。楊靜隻看了片刻便把頭轉向了車外。莊曉夢見她沒有再繼續交談的意思,也欣賞起路邊的景色。
這一段盤山路兩旁有不少獨棟房子在樹木的掩映下若隱若現,夏天來這邊避暑的人特彆多,晚上睡覺不僅不用開空調,有時候還得蓋被子。
觀光車到達半山腰就不能再上去了,遊客可以選擇步行沿著台階上去,也可以乘坐纜車。四人商量一番,莊曉夢之前一直沒來過,第一次來還是步行更有登山的樂趣,季言禮不放心要陪著,白雪見季言禮不坐纜車,便也沒有選擇乘坐纜車。
夏末秋初的季節,山上的植被仍是鬱鬱蔥蔥,一路上遇到不少奇形怪狀的樹。路邊還有木頭搭建的小水道,水流潺潺,清可見底,有幾片落葉浮在上麵,手伸進去竟有些刺骨的涼。
在一處涼亭休息時,看到兩棵鬆樹直指天際,它們緊挨著矗立在亭子外邊,軀乾雖是兩條筆直的平行線,但延伸的枝枝杈杈卻相依相偎,經曆過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仍意誌堅定地守護著彼此。
眺望前方,遠遠地看到一座吊橋橫亙在兩山之間,隱隱約約還有人影在上麵走動。
見莊曉夢望向那邊,季言禮走過來,“那是玻璃橋,想上去試試嗎?一會兒可以繞到那邊去。”
莊曉夢想象了下走上去的畫麵,一口回絕,“不用了,不用了,在這兒看看就行了。”
季言禮看著她有些緊繃的神情,便知她是在害怕,安慰道,“很牢固的,隻是你現在站在遠處看有點恐怖而已。”
聽到二人的對話,白雪也轉身過來勸說莊曉夢,“真的很安全的,我們之前來界山上去走過,與張家界的玻璃棧道比簡直就是小兒科。”見她也如此說,莊曉夢有了想要嘗試的心思,“那過會兒去試試看,我還挺好奇的。”
又稍作休息,四人繼續往上爬。走走停停,看看風景,沒多久就到了山頂觀景台。
登上最後一級台階,眼前豁然開朗,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驅趕了之前山間的涼意。走到觀景台邊,看過了那麼多名山大川的莊曉夢依然會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感歎於大自然的造物之美。
山峰層巒疊嶂,視野開闊,滿眼都是翠綠的植被,一時竟不知用何種語言來形容。不由地在心中暗歎,這麼美的風景自己竟然從來沒有來過。
察覺到有人靠近,莊曉夢轉頭一看,是季言禮,便回頭繼續眺望那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
她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感慨道,“感覺自己白在這座城市長大了。之前總喜歡去彆的地方看看,卻沒想過好好認識認識這座從小生活的城市。總覺得這個地方抬抬腿就到了,不用刻意費功夫,有的是機會。”
莊曉夢展開雙臂,閉上眼睛深深地呼了一口這濃的快要溢出來的新鮮空氣,繼續道,“人啊,對於特彆容易得到的東西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豈不知,跋山涉水尋求的美景就在身邊。”
季言禮回道:“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多看看也是不錯的。你若是想,往後周末有空我可以帶你去其他地方逛逛。”
兩人又站了片刻,季言禮提議,“我先帶你去玻璃棧道吧,一會兒回來再在觀景台附近逛逛,這周圍還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莊曉夢環顧四周並沒看到白雪和楊靜兩個人的身影,便問道:“她們人呢,不一起過去嗎?”
季言禮道:“玻璃棧道她們之前去過了,說是不去了。那邊還有個小的水墨詩畫觀景台,是絕佳的拍照地,她們去那邊了。”
說著,季言禮在前邊引路,莊曉夢緊跟其後離開了觀景台。
這個玻璃棧道居然也是收費項目,季言禮搶著買好了票。走上入口的台階,遠遠就看到不少人在玻璃橋上走來走去,還有幾個小孩兒興高采烈地來回穿梭,一旁的家長嗬斥了幾遍“小心點”才安靜下來。
季言禮率先走上玻璃橋,回身看到莊曉夢猶豫不決,止步不前,好笑地安撫道:“你看那些小朋友都不怕,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