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如此費解 以至於他們就囚困在自己……(2 / 2)

就像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固定的時間,文化的成長或許也是如此,當我們對現代社會感到得意的時候,可以發覺到隨著環境的變化,古老守舊的文化並沒有被梳理出來,有些東西甚至出現了後退的現象,但看著眼前的物質,總是察覺不到這種後退的出現,連去梳理古人的文化都覺得費力的現代人,竟然還在那邊嘲諷古代的文化內容。從前的文化產品,就像是故事或者任何一樣文藝作品,都是基於當時的環境誕生的,它必定是落後於當前,但追溯過往有些基礎的學識,就可以察覺到文化是如何被梳理,以及如何去形成的。

因而當梳理又或者這種觀察不再繼續的時候,那麼文化就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倒退,比如時至今日的諸多年輕人,他們繼承著前人的智慧結晶,卻嘲諷著前人的創造,將過去的勞動成果,當做是自己的本事,而環境的每一節塑造都是來自於前人的智慧,在把過去丟掉的同時,並不是要把前一節的內容丟開,而去複辟原始社會的思維。或許回過去看一眼人類起源就能發覺,那些推測跟論斷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放在了那裡,以至於你再去觀察這些的時候,會察覺到或許他們並沒有真的跟隨環境而成長。

我察覺到我自己或許與他人不同的時候,為此也隻是覺得有些吃驚,但比不過現在的令人費解。因而所有的溝通交流,都變得乏力起來,明知道他人是不會理解的,還在尋找著虛幻的理解,於是開始往回看,看到被遺落的過往掉落下來,而產生了一些悲感,當你不能夠完全合群的時候,就會被群體排斥,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這個世界,隻有他們自己的存在,與他們不同的存在就會引發暴怒,於是先領人便將其打壓下去,而非是考慮未來的發展。

原始思維也是如此,甚至比不過稍前的內容,因為年輕人無法接觸這些過於成熟的理論,而長者又不出聲製止,不論心裡再過認同,也無法說出同樣的言語。若無人出聲,那些搖頭晃腦的呆瓜,會以為全世界那麼多人都是與他們相同的,以至於他們就囚困在自己狹小的世界裡,從來沒有望眼外麵一眼。在年輕時候成長的期間,會有很多的誤解,長大後慢慢解開這些內容,會發覺到人類的好奇心才是超過了很多東西,而非是跟他們想象中的那般形成的世界。

文藝作品就是為了將這些呈現在屏幕裡,或者是紙麵上,可如今倒退的思維方式,全都是為了迎合簡單的邏輯思考,因而該長大的人,還遺留在過往。於是當你在回頭看的時候,你會總是覺得讓人如此費解,以至於找不到可以提及的內容,他們的在乎,跟你的不在乎,從不能形成同等的感受。

於是他們哭鬨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