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捧的本身 我終於是想起……(1 / 2)

布局放在手上的時候,便會察覺到一些“此路不通”的感覺,為此耗費腦力而去尋找出路,倒不如留在原地不動,觀察一下現狀。故事裡的布局也是如此,想要精心安排的巧妙,無論如何都抵押不過高超的自然感,因而往外去探究事情究竟如何,倒不如往內去鑽研自己的心情到底如何。寫文章的人總是如此,因而他們的內心,總是抱著許多的悲傷與痛苦。明知這一點,而去為此塑造才華的人,與謀殺彆無二致。

我們遇到這類人的時候,首先不要感恩他們所給的苦難,其次要嚴厲地發出指責,天成的才華不需要任何人為的雕琢,而人間的苦難,沒有一個人可以從中幸免。嫉妒彆人的才華,想要打壓他人的傲慢,首先自己不如先保持謙虛,以此來抹平一個時代的天才,倒不如自己照照自己的樣子,看看自己到底配不配稱之為一個老師。任何一個負責任的老師,都不會故意打壓自己的學生,而任何一個妒忌的庸才,都會借著年齡的優勢,而對年輕人多加指責與挑剔。對此我們麵對老師的時候,自然可以用瞧不起人的目光,平視的看著他們。

隻不過是年紀稍長的人,卻要自稱一位老師。對此我們隻能發出嘲笑的聲音,就如同那些自稱“藝術家”的庸才一般,告訴他們嘰呱亂叫的吵鬨。在昏沉的睡眠之後,才發覺困局也並不可怕,將要消失的聲音忽然出現,指著自己的耳朵,發出歇斯底裡的大喊——

“你醒醒。”

終於從睡夢中清醒。

睜眼看到眼前的亮意,能夠感受到想要驅逐的力量,仿佛是本該就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才會諸加如此多的苦難,為的就是將它驅逐出這個世界,人的本性並不美好,因而在離開的時候,總是麵帶著微笑。在藝術的世界裡,並非是在創作一個美妙的世界,而是在不斷的躲避現實的苦難,因而越是優秀的作品,對他人來說,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避難所。隻要建造這個避難所的人,一直在創造自己的屋簷,那些前來躲避的人,就不會在意建造者的辛勞。

就算是所有人,都想要阻礙的前途。那也無所謂在這裡破開自己的一條道路。即使這條路的可能性在每當嘗試的時候,又被覆滅一點,不斷壓下來的絕望中的黑暗,終於是迎來了一絲絲的光明。繼而又被毀滅。周而複始地看著這些,落淚的人不斷地增加,但他們始終不知道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