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家裡都有種菜,不是很願意在室內種,村長也沒辦法,後來說願意種的可以在廠裡分到一個小車間,很多人又願意種了,我們三家的我讓分到一起了,就分了一個大車間,大家有什麼想種的嗎?我們一起商量商量。”
“能種稻嗎?感覺西麵田裡的蛇全被殺了有點不現實,誰知道有沒有漏網之魚啊,到時候每次播種收割都要費力氣,太麻煩了。”
李玲不會種菜種田,想到什麼就問什麼,第一個發問。
同樣不會種地的陶穀雨本來也想問,看到李玲問了就在旁邊嗯嗯點頭。
野韭菜雖然飽腹,但他們這邊都習慣吃大米飯,天天吃野韭菜,就算薑蔥蒜大料小料都上一遍,也吃不慣啊。
“我們還可以種一點玉米,玉米排骨湯什麼的,最好喝啦。”
似乎是想到了美味的排骨湯,陶穀雨眼睛都眯起來了,好像玉米馬上就能被種出來一樣。
“稻和玉米都需要陽光,這些在室內種不了太多,還是種點芋頭吧,這東西耐陰。
還有一種東西你們可能沒聽說過,叫狀元薯,這東西以前是是用來充饑的,而且產量很高。
嘿,彆說,我也不記得我有沒有吃過了,不過聽我爺爺說那東西味道也不差,像紅薯,還有點甜,能做粉條。”
李爺爺說到這裡的時候還咂咂嘴,似乎是很期待。
“要不種菜吧,喜陰的蔬菜還是有很多的,還能種點蘑菇木耳的。”李外公也讚同李爺爺的話。
“可沒大白米飯,再多菜也總覺得空落落的呀。”
年輕人過慣了好日子,總覺得飯和菜一個都不能少,哪怕末世了,也儘量爭取,希望日子不會過的比以前差太多。
李玲這話說完得到了堂哥堂嫂的一致讚同,趕忙點頭。
“要不,在陽光房種點稻?”李玲提議。
“今年先試著吧,李端,你是男孩子,地裡活你要辛苦一點。”李爺爺一錘定音。
李端點頭,他們家重活累活都是男的做,他都已經習慣了,李玲這種嬌滴滴的女孩子,你就是讓她做,她也做不好,還是算了,不要幫倒忙就好啦。
李玲知道自己體力上肯定沒男的好,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她已經大概想到要做點什麼了,就是自家老媽可能要嘮叨了。
“我們家囤的東西還算是比較全的了,我想有很多人是沒有囤這麼多東西的,村長有說要怎麼辦嗎?”李玲又問。
得益於李媽年輕的時候在大城市裡差點吃不飽飯,後來過了那個時期,李媽李爸對大城市心灰意冷,就乾脆回來了。
兩人大學是同學,學的也是食品安全方麵的,所以在李家村很容易找到工作,幾年後又有了李玲,乾脆安定在李家村了。
李玲家囤貨的時候李媽是有給李玲清單的,陶穀雨在李玲勸說下也會囤一點李玲物資清單上的東西,查漏補缺嘛,所以他們家不算多麼缺東西,但村裡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說是要借調家裡有狗的人家的狗,這段時間爭取訓練訓練,弄成像拉雪橇一樣的狗狗隊,已經找村裡的木匠修車工去做了,要不了幾天就可以試試看了。”李端回道,“到時候我家多多沒準也能當個隊長了,哈哈。”
“多多能不能當上隊長不知道,但我們蛋黃肯定可以,蛋黃是吧?你一定是最能乾的!”
自從末世以後,蛋黃的變化其實是最大的,越長越年輕精神了,以蛋黃的聰明加上李玲和貓貓狗狗的心有靈犀。
李玲有信心,她的蛋黃一定是最棒的。
兩人誰也不服誰,為了自家的狗子的尊嚴,也是好一頓口水戰。
看的李爺爺直說,幸好他們這裡汙染不嚴重,家裡還有一口深水井,喝水沒問題,不然就他們這麼能說,水都要喝掉不少。
至於兩隻狗,它們是沒必要理這些無聊的人類的。
關於廠房種植,這些廠房也不全是村裡的,有些財大氣粗的老板會把這個廠房直接買下來。
既然大家都敲定了要種什麼,那就要趕緊和村長定下來,免得到時候地方不夠,那些人反應過來和他們搶。
這裡麵就涉及到一個房租的問題,村裡把廠房租給這些廠長都是要收房租的,現在沒辦法生產零食了,但廠子是人家之前就租下來的,突然讓人家還給村裡也不現實。
村長就他們協商,租房年限可以不改,村裡不強製要求他們退租,但同樣的,他們要把這些廠房租給村裡想種植的人,並且不能把房租提太多,要有個度。
至於他們本來要給村裡的租金就折算成糧食,算村裡的資產,以後誰家有困難,還可以救個急,這些都要村會計提前想好製定好規章製度。
但那些把廠子買下來人就不一樣了,誰知道他們要多少房租,要說還是有錢好,有錢人哪怕到這會,還能靠著廠房收租賺生活物資。
李爺爺吩咐幾人回去趕緊清點一下家裡的東西,這房租人家廠長要求一年一租,而且要先付房租,如果湊不齊東西,爺奶還打算把家裡的雞和鵝換出去一兩隻。
李玲哪裡肯把雞和鵝換出去,立刻表示她家當初囤了很多米麵糧油,有從超市買的,有網上網購來的,夠用著呢,絕不允許把肉換出去。
而出於對李洪人品的信任,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找村長租吧。
李玲內心沾沾自喜,幸好當初聽了老媽的話,就算不情願,還是沒把大雨過後有點潮濕的米麵扔掉,她願稱李媽為神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