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一家商量過,自家畢竟有一口深水井,還是可以繼續澆水的,而她最近除了澆水時間都用在看她的雞和鵝上。
據她有限的了解,如果發生蝗災,那麼鴨子絕對能起到至關隻要的作用,但他們家沒有鴨子,隻有雞和鵝,也不知道這兩的效果這麼樣,李玲感歎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結果回到家和李媽一說,被李媽和外公外婆集體嘲笑了一番,順便給李玲做了個科普,原來我們C國是有用鴨子治蝗蟲的先例的,以及雞鴨鵝都可以用來治理蝗蟲,隻是鴨子的效果最好。
但之前某國發生蝗災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出口鴨子給對方治理蝗災,原因是那次蝗災的規模太大了,雞鴨鵝的胃就那麼大,不一定吃的了,而且有些蝗蟲是帶有一定毒性的,這就不能讓雞鴨鵝吃了。
更何況,他們村可沒有這麼多雞鴨鵝來防災。
所以說來說去目前能想到的方法都不靠譜,還得想想其他辦法。
李媽看李玲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也知道這是個大問題,但無論科技多麼發達,往往這種時候人類就和千萬其他生活在藍星的動物一樣,對於藍星來說,他們都太渺小了。
“其實這種時候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儲水和儲存食物,再有就是保護好自己和自己家裡的人了,人類在天災麵前本來就是渺小的,不必考慮太多。”
李玲看著李媽略顯嚴肅冷淡的臉收回了還想說的話,於是他們的日子又開始悠閒起來,她甚至都沒有帶著她的貓和狗去市裡買水桶,他們的日常就變成了吃飯、睡覺、查看自家菜園以及儲水。
這種悠哉的日子並沒有過了多久,李家村又召開了一次大會,原來上次那個製服姐姐給李洪的手機來了電話,上麵監測到有犰狳(qiú yú)的身影。
而有犰狳的地方就代表著這裡快要有蝗災了。
果然,沒過幾天,又來了一個衛星電話,一大片黑壓壓的蝗蟲正往南飛來,預計最多26個小時就要到達他們市裡。
上頭能通知到的都通知了一遍,李玲放下心來,小姨那邊就不用她過去通知了,就是不知道小姨他們做的準備充不充足。
但他們最多隻有26個小時,家裡還有些東西需要收回來,她也沒時間看小姨那裡的情況,要趕緊把能收的收回來,這些還能給牲畜吃呢。
全家老少一起出動,短短5個小時就收的差不多了,也是,乾旱很久本來也長不出來什麼了,眾人接受村長安排,去小樹林把能收的也收了回來。
現在也才剛過了中午,還有幾個小時蝗蟲才會過來,既然沒什麼能做的了,那要不做點吃的犒勞犒勞自己?
午飯大家忙著收糧隻是墊吧了下肚子,這會兒大家也已經把家裡該堵的地方都檢查了一遍,但肉眼可見的有些不安,為緩解大家不安的情緒李玲也必須來頓好的呀。
李玲盤點了一下自己家的糧食,打算順手也給蛋黃和梨梨它們做點,基於現在水資源比較緊缺,多的就不做了,就煮一鍋鹹肉湯,蒸上大肉包,再就是雞胸肉了。
李媽看著李玲擼袖子就準備大乾的樣子,自覺開始幫忙,好吧,就算想要靠李玲一個人煮出四個人的飯菜,也是比較難的,主廚還是李媽,李玲就是個打下手的。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蝗蟲馬上要過來,他們家必須吃個飽飯才能有力氣好好乾活。
等飯菜做好後,時間還早,一家人呼啦呼啦吃著飯,吃完李玲就把剛晾涼的差不多的愛心貓糧和狗糧給一大群貓狗端上,然後才開始幫忙收拾飯桌。
等都收拾完天還亮著,有那好奇心旺盛膽子又大的,比如拿著李洪孫子望遠鏡的李國柱,今天好奇心就特彆強,非得跑到村口瞭望台那裡看看蝗蟲什麼時候過來,美其名曰給村裡報信。
蠢蠢欲動的當然不止李國柱一個人,李家村封閉已經很久了,這段時間大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除了累更多的是無聊。
特彆是小孩子,上不了學就隻剩下熊了,如果家長也比較熊,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這說的就是李開源的孫子李遇了,無法無天的小子蠢蠢欲動想要和李國柱一起圍觀。
可惜還沒等到李遇小朋友有所動作,李國柱就被他老婆王秋菊揪著耳朵揪走了,王秋菊邊揪耳朵邊罵,李國柱張牙舞爪想要掙脫,可惜沒成功。
王秋菊的凶悍模樣成功嚇到了李遇,訥訥不敢跟著上躥下跳了。李洪看見李國柱被帶走,功成身退,手裡拿著個大喇叭幾乎是挨家挨戶提醒,這幾個小時不要出門。
另外和外麵通風的地方也要注意堵住,以防蝗蟲鑽進來,多檢查幾遍不要有僥幸心理。
聽著村長嘮嘮叨叨一遍又一遍提醒,就是再心大的人都會重複檢查家裡的房子,好在最開始的時候家裡的房子基本都翻修過。
有些家裡隻有老人的,李洪也考慮到了,家裡東西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人,人在什麼都好說。
至於糧食什麼的村裡總不會讓他們這些老人餓死,這一點李洪是決不允許出現的。
這些老人都被集中到了李洪家裡,糧食也被好好放在安全的櫃子之類的地方,等這該死的蝗蟲走了以後再把他們送回家。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李玲家吃完豐盛的一頓早晚飯就開始等著蝗蟲了,蝗蟲雖然可怕,但蝗蟲本身也是個好東西,蝗蟲營養價值豐富,在某些地區堪稱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