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如此 韓郢在大雨中怒吼一聲“撤……(2 / 2)

吾非孤生竹 采芹人 3858 字 2024-03-30

“兄弟二人?”他十分震驚,王雄居然還有個兄弟,這在他預料之外,忙對竹生說:“大伯給我講講當年發生的事情,我回去也好跟母親交代。”他從懷中掏出銀錢放到石磨上重謝,農戶人並不推卻,就當是做了回說書人。

成王二十六年(丁亥年),那年夏季西封連降大雨,西側的濁河水量猛漲,很快就威脅到養在河兩側的數千匹戰馬,一條連接濁河並流經羊仙村的大新河隨時有決堤的危險。黃陵侯受國君之命,令韓郢、李偃、周洪等人率幾百將士趕赴西封將五千匹戰馬轉移到安全地方。

韓郢到西封後勘察地勢,靠近羊仙村的大新河與濁河接連,漫漲的大水隨時都會掀翻下遊的村莊農舍,他不能眼睜睜看百姓遭受洪澇之害,權衡一番後命周洪領一半將士轉移戰馬,他和李偃則留在西封為民加固大河之堤。

西封像受了上蒼的懲罰,大雨歇一日就連下三日,如此反複,懸於堤上的河水甚至連風勢都抵抗不住,晃晃悠悠即將傾斜而下。韓郢和李偃每日都在泥濘中對百姓高喊迅速轉移到安全地方,多數不聽勸的百姓死守茅舍就要與之同生共死,絲毫沒有離開的決心。

最危險的當屬羊仙村,洪水漫過來那一日,韓郢和李偃披著蓑衣挨家挨戶拍門,可能都感覺到大新河的堤口即將撐不住,羊仙村幾十戶人家終於背上家什重物慢吞吞走進大雨中,王雄一家便在其中。

水漫過大腿,大雨不歇,鋪天蓋地澆下,洪水很快就浸過腹部,韓郢感覺不對勁,水量猛增,必定是大堤有了豁口,他和將士撐著幾隻竹筏在水中撈人。眼見大水越來越深,雨借風勢顯得更凶險,韓郢擔心眾人再磨蹭下去就都葬身此處,不住的催促百姓丟掉物什。

可他們不聽。

韓郢的手下用竹竿撈上來一個受傷的少年,少年爬上竹筏大哭道:“救救我家人,他們都還在水中。”大雨迎麵撲下,韓郢用手抹了把臉急問:“在何處,還有幾人?”

少年哭訴道:“隻有我遊了出來,他們還在家中,我父母親、祖父母、大伯都在。”

韓郢望著迅猛的水勢猶豫不決,劃回去救人連這一竹筏的人可能都會一起死掉,若是不救,那一屋子的人就隻能慢慢等死。他猶豫、心急、煩躁,突然絕望的大吼一聲:“都是蠢貨,死就死了吧。幾日前挨家挨戶讓你們撤離村子,有幾人聽從了,啊!現在劃回去不是送死嗎?”船上的人默默不語,是否要去救這少年的家人,他們誰都不吭聲。

少年對著家的方向下跪大哭,不住的喊“母親母親”。李偃聞此不甚心酸,他從衣擺上撕下一根布條,折了一個棍子將少年受傷的腳包紮好,重重地拍少年的肩膀。

韓郢在大雨中怒吼一聲“撤——”這聲被拉長而決絕的喊聲埋下一顆仇恨的種子。

少年縮在一角不住的流淚,憤怒仇恨的雙目在韓郢身上落下澆不滅的火星。竹筏在大水中艱難前行,突然那少年叫一聲,哀求道:“大人,那是我大哥,你們救他一救。”少年指的方向,在一片濁水之中,一個求生的可憐身影拚命往這邊遊過來。

李偃因同情少年剛失去親人,毫不猶豫跳入水中,將洪水中的男子救起。獲救的男子摟著少年悲傷地說:“他們都被衝走了,現在就剩下我們兄弟倆了。”

韓維呆坐在竹生家的院子中,想著世間的因果關係。如果父親隻是按黃陵侯之命把戰馬遷移,不留在羊仙村固堤,他就不會碰到王雄,就不會被王雄記恨,王雄便不會在護送南螺珠的那支隊伍裡做手腳,一切都會是另一番樣子。這個案子如此簡單,隻需費點時間和力氣調查就能真相大白,卻沒有人願意查清楚,讓韓家背負罵名這麼多年。

如今一切都清晰了,想治李偃的罪,需黃陵侯出麵。

韓維回程途中,行至一處山間小道 ,此處的山並不高,卻連綿十幾裡,沿山落著三五處農家。所騎的馬差點給他跑的口吐白沫,堪狼也氣喘籲籲。他下馬慢行尋找溪流打水解渴。

幾戶農家旁邊有一條小河,他把馬放在河邊食草後就俯身掬水洗臉,忽聽背後一陣急促淩亂的腳步聲,是一種極力壓著步伐的力度。

韓維心道不妙,右手拿著葫蘆順勢一滾,向左側退了幾步站定,迅速抽出背後的清風劍指著前麵三個壯漢。他背著河流,給了他極大的安全,厲聲問:“你們是何人?若是山賊,我馬上的包裹內有銀錢,拿去就速速離開。”

他看三人穿著也並非草莽,所配刀劍皆氣派十足,必是誰家的門客。為首的漢子道:“不為錢財,隻取你這條命。”

韓維身上生出密密麻麻的汗,換作以往他定然不懼眼前三人,但是現在他已知報仇的方向和心中牽掛一人,難免更惜命。此時勢單力薄,不知這三人身手如何,現在是他最不能死的時候。

“死前也好讓我明白,你們為誰賣命?”

為首的滿麵殺氣,恨恨的對他喝道:“五年前,你和仲昆殺了楊燾,我等是為楊燾報仇來了。”

短暫的時間內韓維迅速回想五年前隨師父去曜城殺楊燾一事。

楊燾是曜城郡守,曜城與徐國接壤遠離郢都。正因遠離郢都天高皇帝遠,楊燾在做郡守幾年間慢慢暴露本性,他愛財愛色,愛財就橫征暴斂,愛色就欺男霸女日日荒淫,弄的百姓怨聲載道,作惡的名聲傳到離此不遠的舒窯城。

盧成侯隻得替曜城百姓除此小患。仲昆、韓維及幾名盧侯的門客殺至郡守的府邸時,早有人暗中知會了楊燾,他帶著大量錢財逃至徐國躲避,帶不走的金銀寶物仍堆積成山。

韓維和師父清理郡守府邸後直奔徐國,蹲守兩月之久,才在鬨市“狩獵”到楊燾將之殺死。

眼前三人就是楊燾曾經養在手下的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