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2 生存日常2(1 / 2)

蘇泠一家打算種一點小白菜,畢竟這菜不僅耐低溫也耐高溫,二十天就可以采收一次,而且幾乎一年到頭可以種植【1】。

於是一家人準備在儲物室種植一點小白菜。本來他們打算用發電機發電,從而給儲物室弄個照明燈,但之前儲存的油也就夠他們一家使用而已。

她們現在在這兒種菜,也不過是消遣時間。畢竟蘇泠空間可以種植養殖,所以裡麵的食物是真的很多,多到數不清那種。即使之前已經給官方基地一部分,但是那一部分可能也就占據不到十分之一。

也因為太多,他們就暫時停止種植了。可現在柴油、機油根本沒有多餘的出來,甚至可能還不夠他們自己用,所以可能種植計劃得暫時擱置。

這實在讓人惋惜。他們本來想到用太陽能發電,但一來太陽能發電板必須得到山洞外麵去,很可能被人發現;二來,不久後就是極寒,可能每天發的電不夠小白菜用,到時候就是白種。

反倒是夏華芳感歎一句“要是可以用菜籽油就好了”給蘇泠和蘇大海很大啟發。之前就聽說有專門的人收地溝油,從地溝油中提取航空燃料。

既然地溝油有這麼大的妙處,那麼隻是滿足小白菜每天的照明應該是沒有問題。可現在問題是,就他們一家生產的地溝油實在太少,根本弄不出什麼好東西來不說,他們三個自己來提取燃料的成本太高。

幾人放棄地溝油這個想法,不過卻從裡麵想到菜籽油、花生油這些油。地溝油變成地溝油之前,裡麵至少有菜籽油、花生油這些的。

後來蘇泠三人在書上一找,找出個植物燃料油出來。可惜受限於技術,幾人決定先把製造植物燃料油出來的想法放棄,轉而去搞農村以前大火的沼氣池。那個總要好多了吧。【2】

有了這個想法,幾人在儲物室旁邊再挖一個洞出來,專門給沼氣池騰地方,又在沼氣池那邊洞壁挖了高約0.7米、寬約0.5米的洞。

為防止其他人進來,他們在這個洞壁外和洞壁內各安裝了一道鐵柵欄門。不僅如此,還在兩道門上繞了一圈荊棘,又在兩道門之間的地上和牆上鋪了一層水泥,上麵插著很多鋒利的玻璃碎片。

弄好這些後,幾人決定先休息,順便再將沼氣池相關的書多看看,到時候再上手時也不會那麼生疏。

與此同時,江寧市官方基地也將現在的幸存者給安排好住宿,同時也下發一些工位。但是這始終是在山上,加上山下麵全都是水,工位始終有限,很多人也隻能在洞內閒著。

李誌勇和張建成怕這些人閒出事,畢竟新規裡可是說了隻免費提供三個月的夥食,沒有工作的人心裡和有工作的人心裡始終是不同的。

於是,李誌勇和張建成也將A4紙拖了出來,仔仔細細研究一番,雖然不知道具體哪一天,但確定極寒是在晚上到來的。

所以兩人決定,幸存者可以出去山上尋找物資,但是必須在下午五點之前回到洞裡,五點之後未回到洞裡的,並且基地喇叭優先。意思就是說,即使沒有到五點,如果基地的喇叭響了,也必須回來。

至於五點之後回來的,一律從嚴從重處理,並且取消三個月免費食物以及免費集中住宿的權利。

這項規定一出,基地裡的人雖然都好奇為什麼必須在五點之前為準,但是至少現在可以出洞找吃的,並且還可以用這些吃的換取積分。

於是,第二天很多沒有工作的人都直接出洞。這些人有的往山上走去,有的人往山下走去。頓時,江寧市官方基地所在的山頭到處都充滿了人。

蔣丞偉就是往山下去那批人中的一個。即使外麵的氣溫可能都已經在七十多度,但是想要積分,還是得努力找物資。

他沿著上山的路一路往下,路過當初遇到泥石流的地方時,他看到很多遇難者的屍體,屍體已經腐爛,這一塊地方到處彌漫著難聞的味道。

他捏著鼻子,小心翼翼地繞過這些屍體所在的地方,突然在看到一個屍體時,他整個人再也忍不住嘔吐,可他胃裡沒有東西,也隻能乾嘔,就連眼淚花兒都被弄出來了。【3】

繞過這個地方之後,又繼續往前走了一段路,終於來到下麵有水的地方。之前海水倒灌的時候雖然沒看到具體是怎麼回事。但是光是聽到擋在碧雲山前麵的碧霧山那處傳來的聲音,就知道這水不僅很大,而且來得十分凶猛。

之前地震遷移時,他和許多人一樣,心裡是有點怪官方那些人的。雖然天氣很熱,可再怎麼也得搜上個三天再撤退也不遲,但官方那些人卻在第三天早上就開始組織人員撤離,完全放棄那些仍然埋在廢墟下的人。

當時的情況,就官方基地那一張嘴,說來洪水就來洪水,相信的雖然有,但是卻覺得不會來那麼快,廢墟下的人說不定還可以救一救,但官方的人撤離了,他們這些老百姓也隻能跟著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