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大統新皇繼天下 承皇恩舊臣遷利州^^……(1 / 2)

玄武門之變表麵上是唐初一次皇權的更迭政治鬥爭。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弟弟李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願太子上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經過長期的爭鬥,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製了局麵,為了挽回局麵,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以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為結束,但是其本質上是一個國家建立初期,各方勢力爭奪統治主導權的爭鬥,以太子為首的文官集團是傳統世族的聯合,為東黨,以秦王為首的關隴世族是新興世族的聯合,是西黨,雙方在李淵統治晚期進行的一次以皇權為戰果的勢力範圍的從新界定,最終隴西世族獲勝,掌握了唐朝此後幾十年的主導地位,但是世族爭鬥卻從來沒有停止,一直貫穿了整個唐朝。

玄武門兵變發生之時,李世民還是顧忌到了皇上李淵的感受,特地讓自己的護衛尉遲恭保護著妻子長孫來到了李淵的宮中,此時兵變已經發生,刀兵之聲已經傳入李淵耳中,宮人也在四散逃命,李淵看到了自己的兒媳趕緊問到:“觀音婢,你怎麼來了?外麵是怎麼了?”

長孫道:“父皇,世民探知到太子和齊王有舉兵謀反的動向,所以帶兵在玄武門攔截了他們,因為事且從急,來不及到宮中向父皇稟報,所以特命我和尉遲將軍來保護父皇。”

李淵楞了一下,不知想到了什麼癱坐在了塌上,眾人一時無語。待喧鬨聲停息,一陣腳步聲李世民走了進來跪倒在李淵榻前:“父皇,兒臣救駕來遲,請父皇恕罪。”

李淵這才回過神來:“世民啊,你來了,宮中的叛亂處理的怎麼樣了?”

李世民道:“父皇,兒臣竊聞太子和齊王有謀反之意,就馬上領兵來守衛宮中,在玄武門和叛軍相遇,經過將士們的苦戰,今叛軍主謀皆已伏誅。”

李淵臉色一陣灰敗,:“好了,朕知曉了,朕倦了,你們且退下吧,有什麼事明天早朝再說吧,說完就閉上了眼。

李世民等人見狀就默默地退了出去。接著就聽到了房內的哭泣聲。

李淵很後悔,也很自責,幾個兒子與他共同起兵數十載,最終贏了這天下,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李淵曾經很為此驕傲,因為這天下有自己和每個兒子的付出,他想起了自己兒子當年跟自己學武藝的場景,想起了兵敗之時兒子擋住追兵為自己逃命時的場景,所以他才在傳位這件事情上優柔寡斷,因為他不想傷害自己的每一個兒子,卻不想這樣反而害了他們,太子和秦王之爭李淵並不是不知道,隻是沒有想到會嚴重到這樣的境地,這時候李淵才是幾個孩子的父親,不再是天下地位最高的皇上,想到自己和竇皇後四個兒子就隻剩一個兒子了,要這皇位有何用?這天下有何用?群臣的懾服,後宮的享樂又有何用?不由悲從心來,就嚎啕大哭起來。

房外站著李世民和長孫二人,聽著房內的哭聲李世民一陣茫然:“觀音婢,這種事也會報應在我身上吧。”

長孫含著眼淚對李世民說:“殿下,皇帝雖然自稱寡人,但卻從來都不可能隻是孤家寡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所以不要胡思亂想了,我們不這麼做,或許現今太子的下場就是我們的下場,殿下往後多孝順皇上就好了。”

第二□□議大殿,李淵看著太子和齊王的空位道:“昨日秦王平叛有功,現立為皇太子,從今以後,將士和朝堂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托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吧,另外參與叛亂的主謀已除,其他人皆赦免吧。”

自玄武門兵變之後,李淵的狀態越來越差,越來越自閉,日日沉靜在喪子的悲痛中,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對於朝事也不在關心,幾天以後的朝會李淵道:“今既有太子主持,朕應當冕太上皇。”

李世民對於李淵的變化看在眼裡,現在聽到李淵的話,就跪倒在朝堂上道:“這大唐天下是父皇數載的心血,現在父皇身體還安康,兒臣和眾大臣都願意輔助父皇治理這天下,懇請父皇收回成命。”說著李世民莫名地想起了李淵痛哭的樣子,自己也哭了起來。

李淵每天看著皇位就會想起爭皇位的諸子,他不想麵對這樣的回憶,所以寧願自己再也不到這個地方,所以心意已決,就頒布了詔書,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世民,自己為太上皇。

李淵頒布傳位製書的第二天,太子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

宗,並大赦天下,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

(627年1月23日)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間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稱“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