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後接著道:“我說李治上位還有另一個原因,我想再有一個晉王做皇帝,這是一個好聽的名字,或許我們蕭氏還會再出一個晉王妃也說不定,這孩子的倔強很像我。”說著看向了蕭未央。
其實還有一點原因蕭皇後沒有說,蕭皇後看著蕭未央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雖然蕭皇後出身名門蕭氏,但是當年因為一些原因也是吃了很多苦,她看著蕭未央吃苦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所以她願意幫蕭未央。
再有一個晉王做皇帝?蕭瑀聽後一陣緊張,他知道姐姐這是想到煬帝了,煬帝最初也是得封晉王,自己的姐姐就是晉王妃,所以現在會因為一樣的封號而看好李治?
既然自己的姐姐做出了決定,所以蕭瑀就上書表示支持晉王李治,蕭未央也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那就是蕭氏支持李治上位。
最終的結果也跟蕭皇後預料的完全一樣,李泰不得聖心,李治成為了太子,隻是也有出乎他們意料的地方。
李世民雖然決定了李治來接替太子的位子,但這件事並不是一句話的事,首先這件事絕對超出了李治自己的想象,李承乾做了多年的太子,李治一直把自己作為一個太子的弟弟看待,這是他心理上一下子轉變不過來的,再有就是就算現在太子被廢,那最有可能上位的也會是李泰,因為不管是年齡還是聰明才智,李泰都是要比李治自己優秀很多,這也是一點,所以李治對於自己上位感到意外又害怕,完全沒有想到這個重擔會落在自己身上。
好在李治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孝順,聽話,既然現在父皇讓他做太子,那李治也會乖乖的做,包括皇帝給李治安排教授太子學問的老師,李治也是認真的學習,李治知道跟著自己的父皇相向而行,而不是相背而行,這就讓李世民很省心。
因為皇帝還有其他事情要做:之前李承乾做太子很多年,李治驟然上位雖然坐上了太子的位置,但是一來在朝堂上根基淺薄,二來因為李治以往的低調在百姓中也沒有什麼名望,皇帝不得不想辦法給自己的兒子彌補一下這方麵的缺陷,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這是現成的,因為李治早就被皇帝安排好了婚嫁的對象,就是蕭未央。
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褚遂良商量這件事的時候,長孫無忌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因為蕭未央自己隻是一個蕭氏的旁係,有些配不上太子妃的身份,再有就是長孫無忌不想蕭氏壯大,蕭氏本來就是一等一的大世家,在朝堂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再次趁機壯大,那勢必會對隴西世族造成影響,引發朝堂動蕩,現在朝堂本來就因為太子謀逆有了不穩的苗頭,如果再次引發動蕩隻怕會有更嚴重的後果,所以長孫無忌的意思是必須對蕭氏進行製衡。
褚遂良也是同樣的想法,太子李治本來就性子柔弱,一旦太子妃家族勢大隻怕會出現外戚乾政的情況,所以製衡勢在必行。
這時候看清形勢的不隻是皇帝和大臣們,還有一個化外之民也看到了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就是在上一次蝗災事件裡世家和皇帝的暗鬥中折戟沉沙的王氏家主,當時王家主雖然知道自己敗了,但正如當時他對如意說過的話,這樣的失敗在世家漫長的曆史當中隻是一個小小的曲折,世家是不會放棄的,現在的情形就被王家主看到了機會,於是王家主決定再次入局。
其實最初王家主看好的並不是晉王李治,而是魏王李泰,李泰和王家主也早有勾連,王家主知道太子在治理蝗災中臨陣脫逃的事就是李泰寫信告訴王家主的,李佑告訴了李泰,李泰又告訴了王家主,並且在李承乾謀逆的事情敗露後王家主滿心以為最終會是李泰上位,那樣王氏就算是押對寶了,隻是李世民的做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李世民敢於舍棄太子的安危穩定了大局,這一次太子的人選就是第二次。
王家主沒有想到李治會成為最後的贏家,不過皇帝這樣的選擇也說得過去,李治在治理蝗災中還是給王家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當時王家主還感慨李治雖然優秀,可惜不是太子,沒想到世事無常,李治居然真的上位成為了太子。這讓王家主更感慨,不過這一切卻沒有影響王家主的籌謀。
所以在李世民還在思考如何為李治尋找製衡的時候,迎來了一個意外的客人,自己的一位姑姑,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大長公主,這是李氏還沒有坐上大唐江山的時候嫁到王家的李氏女,是前隋時期李氏和王氏的聯姻,李世民此時也不明白自己的這個姑姑所來何意,算起來同安大長公主是王氏現在輩分最高的人了。
同安大長公主來麵見李世民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王氏想把自家的王家嫡女嫁給李治,這就是王家主的謀劃,現在王家逐漸衰弱,嫁給當朝太子是最好的解決之法,同安大長公主作為王氏的老祖宗,同時也是李氏的出嫁女,自然最適合做這樣的中間人,所以王氏嫁女的事和李治的婚事就這樣安排了下來。
同樣,與王氏的聯姻也是李世民比較認可的結果,現在王氏衰弱,不會向蕭氏那樣強大的有左右李治的能力,其次並州王氏嫁女就代表著一些七姓十家聯姻了皇室,增強了皇室的力量,並且王家還是嫡親女,這說明了聯姻的誠意,之前很多大世家可不願意把自己的嫡親女嫁到皇家,隻願意在世家之中自己聯姻,這也是李世民重編《氏族誌》的原因,因為當時大世家真的看不起皇家。其實這也不怪世家,李世民一直想要世家向自己臣服,世家願意才怪呢,現在王氏嫁女也就說明了皇帝取得了一部分的勝利,這也是李世民一直不遺餘力削弱世家力量的成果,包括上一次蝗災時間暗鬥的勝利,都進一步削弱了世家。
這樣事情決定下來之後李世民就給你自己兒子安排了婚禮,雖然現在李治成為太子的詔書已下,但還沒有正式舉行冊封太子的大典,所以還是會稱作是晉王,這是李世民特彆的安排,先讓李治以晉王的身份娶王氏女,然後再舉行冊封的儀式,李治結婚就是晉王結婚,娶的女子是並州王氏的嫡親女,這樣在百姓中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可以為李治帶來聲望。
可是李治結婚的消息傳到蕭未央耳中的時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蕭未央最近一直跟著蕭皇後,蕭未央氣急得道:“祖奶奶,這是為什麼?是我們蕭氏支持李治上位,可是他憑什麼會迎娶王家的女兒!”
蕭皇後歎氣道:“可惜了,你不能做太子的正妃,隻能做側妃了。原因很簡單,皇帝認為我們蕭氏勢大,不好控製,所以選擇用王氏來做太子正妃克製我們蕭氏,這就是皇帝的製衡之術。”
蕭未央道:“可是李治上位是我們支持的,皇上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蕭皇後道:“傻孩子,做了皇帝哪還有什麼情和義,天下人皆以為皇帝是天下共主,卻不知道那皇位就是這天下最大的牢籠,隻要你坐上了皇位就是給自己畫地為牢,世人都以為皇帝是個人,其實那把椅子才是皇位,椅子上的人一輩子都隻能做那把椅子的奴隸,你說一把椅子哪來的情義?”
蕭未央聽不懂蕭皇後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皇帝是皇位的奴隸?那天下人還爭著做皇帝乾嘛?那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又是為了什麼?
蕭皇後看著蕭未央一臉懵懂的樣子道:“哈哈,這些話隻有做了皇帝的人才會懂,其他人是不會明白了,就像一座山的山頂,隻有自己親自上去了才會看到屬於自己的風景,如果你沒有上去,僅憑彆人的畫裡哪怕畫的再像也不會是你看到的。”蕭皇後這是對自己和煬帝有感而發,她為前隋滅亡在煬帝手中有太多的後悔,沒有一個皇後想自己的丈夫成為千古昏君。
蕭未央委屈的道:“祖奶奶,可是我呢?一個側妃又能做什麼?”
蕭皇後道:“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誰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變化,就像一開始誰能預料到最不可能的李治會成為太子呢?所以你也一樣,雖然失去了太子正妃的位置,但隻要你能把李治抓在手裡,她一個太子妃又能怎麼樣,畢竟有能力決定你命運的是太子,是以後的皇帝,不是太子妃,明白了嗎?”
蕭未央趕緊道:“祖奶奶,未央明白了。”
李世民在李治迎娶完王家女之後,又馬上給李治安排了另一場早就預定好的婚禮,迎娶蕭氏女蕭未央,連續的兩場婚禮幫助李治在朝堂上打下了一定的根基,王氏和蕭氏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都成為了李治的根基。
然後李世民還為李治準備了一次收複百姓聲望的大事,那就是在李治結婚之後開始籌備李治的太子冊封大典,皇帝會在冊封大典上做兩件事:一是大赦天下,二是減免天下百姓賦稅,這樣馬上就在百姓中為李治贏得了莫大的名望。
得益於此,還在遼東養傷的如意也收到了自己可以回到長安城的通告,現在太子已經不是李承乾,李世民也想到了自己曾經對魏征的承諾,允許如意回來了。
如意知道這件事之後也是激動地向牛進達告彆,因為她終於可以回到闊彆兩年多的長安城了,也可以見到自己的娘親了,還有妹妹,郭孝鎮,楊豫之,還有小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