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後入後宮之主 蕭未央封淑妃之位^^……(2 / 2)

李治好奇的對蕭未央問道:“哦,還有這樣的巧合之事嗎?”

蕭未央雖然不情願這時候提起徐慧但還是硬著頭皮道:“臣妾回稟皇上,是這樣的,徐慧當時的確是跟臣妾同時在訓育宮學習,後來徐慧有機會繼續留在宮中,最後成為了先皇的妃嬪,臣妾則有幸嫁給了皇上,這是臣妾的榮幸。”

李治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啊,沒想到你跟充容徐慧還有這樣的因緣。”這時李治又想到了為徐慧寫信的如意就順勢問道:“朕聽聞充容徐慧曾經和先帝的才人武如意是好朋友,良娣認識她嗎?”

蕭未央不知道李治怎麼會想到武如意,但還是勉強笑著回複道:“皇上,這也是巧了,武如意也是跟臣妾和徐慧一樣,都是同期到訓育宮學習的小宮女,武如意在當時就跟徐慧是好朋友。”

王婠看著蕭未央的強顏歡笑道:“皇上,據臣妾所知也是這樣啊,不過在臣妾的詢查中居然有人說充容徐慧和良娣之間多有不睦,臣妾自然不會認可這樣的謠言,這簡直就是在挑撥皇家後宮妃嬪的和睦,所以臣妾就鬥膽做主懲罰了那個造謠之人,還望皇上恕臣妾不請之罪。”

李治疑惑道:“有人謠傳良娣和徐慧之間不睦?”說完疑惑的看向蕭未央。

蕭未央這時候才知道王婠到底操的什麼狼子野心,居然是想拿這件事來挑唆影響自己在李治心中的形象,徐慧多有賢名,現在又死者為大,自己跟徐慧之間有矛盾那不就是自己的問題嗎?現在外邊還在盛傳自己恃寵而驕的事,如果再有這樣的流言,蕭未央不知道這會對李治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於是趕緊否認道:“皇上,這的確是謠言,臣妾當年隻是在訓育宮學習短暫的時間,跟徐慧尚且不熟哪來的不睦,臣妾還是謝謝姐姐對造謠之人的懲罰了。”嘴上是這麼說,但蕭未央知道造謠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王皇後自己安排的,所以才有了她今天的表演。

王婠心中得意,但臉上還是微笑著對蕭未央道:“妹妹與臣妾同作為皇上的妃嬪,自然情同姐妹,遇到這樣的事那就是臣妾自己的事,解釋清楚這件事就是責無旁貸,妹妹莫要多記掛。”

李治看著和睦的兩人也是連連點頭,勸誡蕭未央不要把這些謠言放在心上,皇後已經妥善的處理了這些事。

看到李治現在被蒙在鼓裡,蕭未央恨不得當場戳穿王婠就是這些謠言背後的主謀,但在李治麵前她還需要跟王婠比較賢惠明事理,眼下隻能咽下這口氣。

隻是看王婠的樣子這件事還沒有完,王婠看著不遠處玩耍的蕭未央的兒子李素節,臉上是在和善的誇獎皇子真可愛,眼底則是無限的嫉妒道:“皇上,還是充容娘娘徐慧的事,臣妾忝以為徐慧既然要追封賢妃之位,那自然對充容的家人也是需要嘉獎的。”

李治道:“皇後還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我們一起參考一下。”

王婠氣定神閒的道:“皇上,臣妾聽聞充容徐慧四歲識字八歲寫詩甚為驚歎,所以就稍稍打聽了一下徐慧的家人,才知道充容徐慧的弟弟,徐齊聃(dan)比之其姐也是不遑多讓,一樣在八歲時就能詩文,臣妾認為徐家在教書育子上麵一定有其獨到的方法,所以臣妾尋思皇上可以禦招充容徐慧的弟弟作為皇子的啟蒙老師,這樣也算是表現皇上對充容徐慧的敬重以及對徐家的恩寵。”

王婠說完就低下了頭,看似恭敬實則忍不住嘴角的笑意,蕭未央則是氣的惡狠狠地看著王婠,她居然沒想到王婠居然能把自己惡心成這樣,把自己看不順眼的徐慧拿出來說事就算了,還想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徐慧的弟弟教習啟蒙,這就是活生生的想把蕭未央氣死,可是還不等蕭未央拒絕這個提議,李治就開始說話了。

李治感慨的道:“還是皇後考慮的周到,這樣不管是對充容徐慧本人,還是對徐家,亦或是對朝臣都是最好的結果,皇後有心了,在這件事結束之後朕應該嘉獎於你。”

王婠知道自己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舉多得,這是她對蕭未央難得的勝利,於是客氣的道:“皇上,這是臣妾的分內之事,作為皇上的皇後,為皇上著想就是臣妾的情分,作為後宮之主,管理好後宮之事也是臣妾的本分,所以於情於理臣妾都該把這些事妥善處理。”

於是在李治王皇後的操持之下,徐慧被追封為太宗皇帝的賢妃,並且得以陪葬在了皇帝的昭陵石室中,這無疑是莫大的殊榮。

皇後王婠也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得到了賢良淑德的美名,算是為自己這個新皇後打出了名頭,可謂是風頭無兩,這就是王婠事先想定的投名狀。

蕭未央繼在上一次謀求貴妃之位不得後,這一次又被皇後王婠算計,但她眼下也隻能忍辱負重。

接著王婠攜此一戰之聲勢,在賢妃徐慧的喪事結束後,快刀斬亂麻就開始了後宮妃嬪之位的分配,雖然王婠並不能最終決定這件事的走向,但並不妨礙王婠作為皇後的參與,因為朝堂之上的所有有權勢的家族也在競爭貴妃娘娘的位子,王婠隻會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可以和自己一起對抗蕭未央的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明爭暗鬥、世家之間合縱連橫,最終出身五姓七望的滎陽鄭氏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贏得了這貴妃娘娘的人選。

於是蕭未央又一次被出身名門望族的嫡係之女搶了臨到嘴裡的東西,蕭未央做夢都苛求的貴妃之位成為了長孫無忌穩固朝堂的交易,這也許就是蕭未央記恨長房的原因,就是因為出身的問題,她上一次被王婠搶了本屬於她的太子妃的位置,現在又被一個突然出現的鄭氏搶了屬於她的貴妃的位置,蕭未央隻能恨,心底有無數的恨。

在王婠執掌鳳印的一個月後,李治正式冊封了自己的貴妃和淑妃,出身鄭氏的嫡女鄭珠賢入宮掌後宮貴妃娘娘之位,為四大妃之首,輔助皇後王婠日常管理後宮之事,良娣蕭未央生兒育女有功,冊立為淑妃娘娘,聽到這樣的話蕭未央一陣冷笑,自己生兒育女有功,可是兩個沒有生兒育女的人卻成為了比自己還位高權重的皇後和貴妃,這是不是諷刺?可是這是蕭未央必須麵對的現實,不過淑妃之位對於蕭未央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畢竟是僅僅位列貴妃之後的淑妃。

李治對此也是無奈,他現在作為一個說話不怎麼管用的皇帝不能隨意決定自己的妃嬪,自己最喜歡的人他隻能儘力爭取到淑妃的位子,為了彌補蕭未央,李治把蕭未央的大女封為義陽公主,兒子封為雍王,領雍州牧,幼女為宣城公主。

在朝堂貴妃淑妃風波堪堪落下帷幕的時候,一封國書送到了李治的手中,幾乎同時間一模一樣的書信被送到了高陽公主手中,信裡的內容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讚普鬆讚乾布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