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寺卿李道宗過來之後李治把高陽公主上告的禦狀遞給他,算是讓他先了解一下“案情”,順便還想讓李道宗有一些眼力勁兒,不要把這件事鬨到不可收拾,自己不好做這個和事佬,但李治還是希望李道宗能做,一來是因為他宗正寺卿的身份,二來李道宗也算是李氏的一位長輩,李治希望高陽公主不看僧麵也要看佛麵,好好的把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再說了本來就是屁大個事。
李道宗先是認真的看完了高陽公主的禦狀,再結合他在外麵聽到的關於房家內訌的流言算是大致掌握了這件事的內幕以及利害關係,之前高陽公主也知會過他,隻說重要的時候希望得到族叔的支持,高陽公主這是要打感情牌了,李道宗也不好拒絕。
從文成公主和親之後,高陽公主就對這個摯友的父親多家關照,後來鬆讚乾布去世後高陽公主一心想把文成公主給接回來的心意李道宗也都看在眼裡,所以李道宗對此也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幾次都在朝堂上支持高陽公主,當然另一方麵李道宗也是宗室的一部分,支持高陽公主是理所當然。
隻是對比高陽公主之前的事,先是要文成公主,後來要東宮之位,李道宗還可以支持一下,因為有商量的餘地,現在是要國公爵位,在這件事上麵李道宗就很為難。
他一開始以為高陽公主的知會是讓他在這件事上麵評評理,幫助高陽公主挽回因為坊間流言損害的名聲,沒想到看到禦狀之後是想要罷黜房遺直梁國公的位子。
好家夥!
李道宗這會兒的驚訝不亞於一開始看到禦狀的李治,坊間的流言隻是說高陽公主和自己的大叔矛盾,可沒說是想要取而代之啊!同樣作為大唐的名臣,李道宗太知道一位國公的分量了,再彆說李道宗還是和房玄齡同朝為官幾十年,他更明白房玄齡這位千古名相的聲望!
如果今天自己做了這樣的決定,且不說會被會被禦使彈劾,會不會被跟房氏交好的家族上告?大概率是躲不過!
就算單單一個戳害功臣之後,在百姓裡的名聲也會毀於一旦,萬一到時候引發民心危機,皇帝再把自己推出去擔責,那就是名望和官位儘失,得不償失了,所以現在自己就是不做不錯,多做多錯,自討苦吃,真不是一個好差事,同時李道宗心裡也在對高陽公主腹誹,自己這個侄女真是越發的能胡鬨了,也太不知深淺了!
現在高陽公主的“知會”讓李道宗很為難,難怪皇帝會把這件事扔給他,這就是燙手的山芋啊!感情皇帝是自己搞不定這件事,所以讓自己來“背鍋”來了,僅僅因為失禮這樣“莫須有”的原因就想罷黜一位國公爵位,她難道以為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嗎?就算是英明如太宗皇帝還要“容言納諫”呢,更何況現在的皇帝李治還並沒有太宗皇帝的威嚴,李道宗對於“拖自己下水”的李治也有一些不滿,自己這個宗正寺卿就能為所欲為?李道宗一時間也體會到了李治左右為難的絕望。
要不說人在極限逼迫之下會有奇思妙想呢,在自己左右為難的時候李道宗終於急中生智,領悟了有樣學樣,禍水東引,找人背鍋,金蟬脫殼的至高秘技......
既然自己管不了又躲不了,那就讓有人在其位謀其政吧,到時候出了問題再分擔責任就行了,重要的是把自己保出來,還要做到有理有據,李道宗也打算學著李治的方法拖人下水,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既然高個兒不頂,那就多拉幾個人頂,這叫分攤傷害,萬一死道友不死貧道呢......
李道宗也是成名已久的老狐狸,甚至在軍事上的才能被李世民評價可以媲美大唐軍神李靖和李績。
所以李道宗一臉認真道:“皇上,臣以為長公主殿下在禦狀中所言梁國公折辱皇家威嚴的事很大!不可小覷!”
李治和高陽公主都是目瞪口呆的看著李道宗,李道宗這是不明白李治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嗎?怎麼還拱火了?嫌事情鬨得不夠大嗎?
高陽公主也忽然開始不明白這位叔叔的想法,自己現在鬨得還不夠大嗎?高陽公主的意思是內部處理,達到目的,見好就收,把這件事低調處理一下,並不是說事情越大越好,那李道宗這是什麼意思?
李治看著認真的李道宗感歎自己失算了,這是一個老糊塗啊!但還是不動聲色的問道:“哦,愛卿怎麼說?”
李道宗道:“皇上,折辱皇家威嚴就是無視天子顏麵,天子的事自然就是天大的事,再者,臣這個宗正寺卿隻是從三品的官職,怎麼可以評斷正一品的長公主和國公的案事,所以臣以為,這件事已經不是臣一個區區宗正寺卿能夠評斷,應該讓三公來做會審。”
李治聽了李道宗上綱上線的話愣了一下,然後不由感慨這哪是什麼老糊塗,這是老狐狸啊,分明也是看明白這件事不好做,又躲不開,就想把水攪渾,這狗屁的天子的事就是天下的事!那天下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了,大家的事那就一起做!
眼下李治隻能含淚同意李道宗的說法,李道宗是“萬一”死道友不死貧道,李治是“必須”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個麻煩必須不是自己的鍋!
看著各自心懷怪胎的李治和李道宗二人,高陽公主也愣住了,她事前想了很多但這個結局是她沒有預料到的,她隻是想找借口讓房遺愛代替房遺直的爵位,這件事有這麼難嗎?至於讓皇帝和李道宗唯恐避之不及嗎?
高陽公主不想一想她想要罷黜一位國公的事會是一件小事嗎?是可以低調內部處理的嗎?有些事是小聲商量就代表是小事嗎?是低調處理就是小事嗎?高句麗王庭一夜之間被淵蓋蘇文改旗易幟,李世民一夜之間事變玄武門,哪一個不是低調處理?於無聲處聽驚雷才是真正的大事,她高陽公主還沒有低調處理的這個實力!
就這樣,因為高陽公主,一件家務事被三公會審!?
不過高陽公主轉念一想,就算是三公會審也無所謂,所為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現在太尉是長孫無忌,司徒是荊王李元景,司空是吳王李恪,這麼一看,三公裡麵有兩個宗室李姓之人!三公會審也是自己占便宜,另外還有宗正寺卿李道宗做陪審,高陽公主想不出自己怎麼輸。
不消片刻的功夫,長孫無忌、李元景、李恪諸三公聽宣進宮,再加上早已等候的李治、李道宗、高陽公主三人,這樣現場就形成了長孫無忌一人麵對一群李氏的情況,看著這一圈麵孔,就連李治都覺得罷黜房遺直這件事要被高陽公主辦成了,但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高陽公主辦成,那也沒有他這個皇帝的責任了。
隻是並不會出現大家預想中李氏宗親圍剿監國長孫無忌的結果,現在是三公會審,高陽公主是上訴方,沒有評斷權,李治這個皇帝是主持人,不介入其中,所以能決定對錯的就是三公外加李道宗這個宗正寺卿半個,按照票數原則,總共三票半,高陽公主一方勝率依舊明顯。
不出所料,作為高陽公主為房遺則選定的親家,荊王全力支持高陽公主,算是一票領先。
李道宗雖然在之前不想承擔這件事的全部責任,推脫了一下高陽公主,但這時候成了大家一起背鍋,也是義不容辭的支持她,高陽公主一票半領先。
這麼一看高陽公主已經勝券在握,就算長孫無忌一人反對也無濟於事。
果然長孫無忌皺著眉頭道:“就算是曆朝曆代也沒有這樣荒唐的事,因為出嫁公主的家務矛盾,直接罷黜一位國公的爵位,這已經不是兒戲,而是胡鬨,是笑話。”
長孫無忌的話並沒有讓李元景和李道宗改變自己的立場,這時候長孫無忌才看出來這哪是什麼評斷高陽公主的禦狀,隻怕是來者不善,是宗室針對自己的舉動,房遺直隻是他們路上的絆腳石,所以才會成為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