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隨心所欲,看天吃飯更新的一天......我沒有碼字的時候一定是去看小說去了,好的網絡小說看不完,根本看不完,斷更十天我又去重刷了上古網文《誅仙》、《傭兵天下》、《道宗》,還有新生網文《大奉打更人》,決定了,再也不采路邊的野花了,耽誤正事兒。
書接上回。
沒人能想到醞釀了很長時間的流言事件會以這樣的方式落幕,隻是立場不同看到的“真相”也會不同,李治看到的是皇後臨陣倒戈,背叛了自己,如意看到的是形勢的變幻無常,長孫無忌看得到的是皇後逼不得已、迷途知返,柳奭看到的是王婠隱隱自我失控的癲狂,而在大部分局外人隻能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局,而想象不到其中到底經曆了多少次的轉折。
但不管結局如何,大家至少都看到了這次事件背後所顯現出的隱秘,這就是葉落知秋、見微知著,隻是這樣的結局就是結局嗎?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可以落下帷幕的時候,卻不曾想到它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因為流言又起了!
流言,再起!
看熱鬨的吃瓜群眾沒想到還不等自己離開,就又有了新的茶餘飯後的熱點,隻不過這一次的流言主角不再是皇後娘娘和大唐太子,而是一個不起眼的女人,皇上的昭儀、後宮的二品妃嬪武如意。
一開始大家還在思考此人是誰?一個二品的昭儀怎麼有資格成為流言的主角?怎麼有資格接續皇後娘娘的流言出位?
但還是有記性好的人想起了這個女人在之前涉及到皇後娘娘和太子的流言中出現過,隻不過當時還是一個隻出現了名字的、不起眼的小配角:當時流言中說到皇後娘娘因為太子李忠失格、失孝,而有了“棄養”的心思,皇後娘娘又不能沒有兒子,而接續養子李忠嫡子身份的是一個名叫李弘的皇子,而李弘的生母好像就是皇上的昭儀,所以這個女人就是流言的延續?配角升格成為了主角?一個上集中隻是出現名字的人現在要真人出鏡了?
不過這麼說來這個武昭儀也不算是籍籍無名之輩,因為她“險些”成為了一個皇後嫡子的生母:按照之前流言的發展,皇後娘娘在“棄養”李忠之後就會收養李弘,這樣李弘就會成為皇後和皇帝的嫡子,那麼武如意這個皇後嫡子的生母的身份自然也會水漲船高,甚至還有人想到“新養子”李弘代替“舊養子”李忠成為太子的可能性,“準太子”的生母?這樣的話這個昭儀更要母憑子貴了,所以這麼一看,這個名叫武如意的昭儀還真算不上無名之輩,隻是這麼看來的話?這個武昭儀算不算這次流言事件中最大的輸家?畢竟她的兒子“險些”成為了一國之儲君?但“險些”始終是“險些”,所以最大的贏家就成了最大的輸家,最大的神話就成了最大的笑話,所以這樣離譜的落差也就不怪“武昭儀”會成為流言的主角了。
這次的流言照例是從大唐的後宮開始,先是暴露出了武昭儀在上次流言中配角的身份,接著就是後宮諸位大妃娘娘對這個癡心妄想的昭儀的嘲笑和奚落,其中就有德妃娘娘長孫氏和淑妃娘娘蕭未央,在這次流言中她們受了多少的擔驚受怕就要加倍的還給武如意:現在雖然四位大妃名額齊全,但貴妃娘娘鄭珠賢養病在宮外,實則名存實亡,可以預見如果真的李弘成為了皇後的新嫡子,李弘真的成為了太子,那武如意成為新的貴妃娘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唐四位一品大妃娘娘,貴淑德賢,雖然都是一品的品級,但稱呼還是有先後的,在一些國家大事的座位上也是有區彆的,這就是人前人後的區彆,所以不管是淑妃還是德妃,在地位上、名義上都會隱形的差一絲,而險些讓一個出身卑微的昭儀騎在了自己的頭上不管是誰都會不爽,更何況是矢誌不渝想要做皇後的長孫德妃,和身為如意死敵的蕭未央?所以落井下石的事她們自然樂意,雖然如意自始至終都沒有在流言中正麵出現,但她的名字和她兒子的名字出現在可能的“太子事件”中就是一種褻瀆,既然最終如意吃不了,那就兜著走吧,這樣也就有了武昭儀被德妃娘娘和淑妃娘娘打壓的流言。
或許是出於如意對自己的一傘之恩,太子李忠的生母賢妃娘娘劉氏倒是沒有對德妃和淑妃打壓武昭儀的事錦上添花,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劉氏當時跪在大雨中詢問如意皇後娘娘想要用李弘代替李忠的流言是不是確有其事,如意可憐她也就做了“不曾聽聞”的否定,最終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說法,李忠還是太子,所以劉氏雖然對皇帝和皇後娘娘辟謠感恩戴德,也就對如意沒有什麼怪罪,相反還有一種大家都是被流言傷害的同病相憐的感覺,所以有時候不知道真相也是一種愚蠢的幸福,無知也是一種美。
隻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流言大家就逐步感覺到了這些流言的不尋常,因為武昭儀的身份“暴露”了,讓大家知道了這個武昭儀其人是誰。
因為流言中揭露到武昭儀並不是最初就得封“昭儀”位的,而是在生下皇子之後才被冊封為二品的昭儀,這樣說來也沒有問題啊?作為皇帝的後宮,很少有從一開始就被冊封妃位的,除非像是有長孫德妃這樣的出身,對於大部分後宮的妃嬪來說有幾個得以升格的機會,一是被皇上臨幸,這樣她們就會區彆於沒有被臨幸過的宮人,二是給皇上生出了皇子,這樣也可以母憑子貴得到升格,所以武昭儀因為生出了皇子被冊封昭儀看似無可厚非。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流言還有什麼意思?這不不得不說武昭儀之前的後宮身份了,對啊,武昭儀不是石頭裡蹦出的猴子,之前是什麼身份?流言中說了,是皇帝的才人。
五品的才人。
這麼看來的話也很正常啊,得到“臨幸”得封才人,生出皇子得封昭儀,看似也沒有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這個才人的身份上,因為武昭儀並不是皇帝的才人,而是先帝的才人,所以?聽到這個流言的人一時間大鬨有一些轉不開,先帝的才人成為了現任皇帝的昭儀?這隻怕於理不合吧?大家現在說出口的形容詞還是比較客氣的。
於理不合?理就是父子人倫的理,也是宮廷對於先帝未亡人安置的理,作為先帝的才人這個武昭儀,不對,是武才人應該在皇家寺廟感業寺為先帝守節,怎麼可能會再次出現在皇帝的後宮呢?並且還因為誕出了皇子成為了昭儀娘娘?這就會惹來非議。
還有人提到先帝自從新城長公主之後再無所出,也就是從長孫皇後娘娘薨逝之後再沒有皇子皇女出身,彼時的後宮妃嬪很多人都是身份存疑,並做不得真。
但緊接著就有人反駁到,就算因為先帝當時在後宮“不事生產”,荒蕪了很多貌美如花的妃嬪,但他們一日是皇上的女人就該終身是皇上的女人,生是皇帝的女人,死了也該是皇帝的女鬼,難不成還能良禽擇木而息?君子識時務者為俊傑?
一時間關於如意身份的非議鬨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