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花錢(2 / 2)

公主養豬升職記 艾也 3374 字 9個月前

紫宸書院和還沒建的農學院成為兄弟?姐妹?學校已成定局,紫宸書院很自然的就把和農有關的各種工具機械的研究接手了,這對林宸來說就是個意外之喜,以後農學院的研究方向就麵向大地就可以了。

而對於郭山長他們來說,他們接手的是農學院的工具研究,但是得到的是科研經費的再次增長,這妥妥的是雙贏。

在整理皇家藏書閣的藏書的時候 ,林宸發現古人對農事的研究方向很廣,甚至有很多專門的書籍記錄,像《禾譜》這種大眾化的,不過你能想象的到嗎?在宋朝的時候就有《橘錄》這種培養橘子的,還有《菌譜》,在古代就已經有專門養蘑菇養木耳養銀耳的了,除了這些成書成冊的,還有很多戶部記錄的各種典型例子,就連草藥的人工栽培都有出書的,看看這些就知道先人們有多厲害了。

成立一個農學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說其它,就看看華夏那地圖就知道農作物的多樣性,北方的麥子南方的稻子,還有同樣作為主食的小米,這三個絕對是可以開一個學院的那種,而大豆這種百變郎君型的,還有作為補充的高粱綠豆紅豆黑豆等等,這個個都是可以單開一個係列的,還好他們最初的目標定的不大,就是找一些種田能手,先用書本的內容以及他們的種田經驗一起慢慢來,研究出提高產量的最優方案。

這找種田能手這事,林宸的打算是從兩方麵入手,一方麵是讓十皇子去戶部要人,雖然他在朝中並沒有任何官職,但是在大夏皇子的身份還是很好用的,戶部尚書直接就答應了下來,告示蓋上戶部大印直接就逐級貼了下去。

有用沒用不知道,總歸是從朝廷方麵讓這件事成為一件正事,縣令可以直接核實推薦的。

另一方麵,林宸直接讓皇莊對此留意,找這種人才不限製身份,隻要推薦的是有真材實料的,有賞。

除了種地的,養殖也是貨真價實的屬於農的範圍之內,華夏一直以來都是小農經濟,那就是每個家庭就是一個生態圈,種莊稼、種菜、種棉麻、養各種動物,吃穿都可以在家庭範圍之內解決,唯一需要從外部獲取的生存必須品可能也就是鹽以及各種勞作必須的各種工具,隻要不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災人禍,這種模式可以直接延續到子子孫孫無窮儘。

林宸個人認為這種模式很好,也沒有要改變這種模式的意思,因此皇莊的養豬場在進入正軌之後,會低價出售小豬仔給個人,等這些小豬仔被養成之後,如果有人願意,可以和市價一樣收購,絕對很良心了,而皇莊裡麵養出來的豬絕大部分都被作為軍需或直接送到各軍,或直接做成臘貨,除了一部分被儲備起來,大部分最終還是送到各軍。

兵部尚書曾經感歎,他想都沒想過在軍營裡能實現肉類的自由。

這種豬肉隨便吃的生活吸引了多少人去報名參軍,沒人知道,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即使皇莊大批量的養豬,市麵上的豬肉價格依然平穩的很,波動幅度不大。

這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養豬的人多了,但是各家各戶養豬大部分都是用來在年節的時候自己殺來吃的,平時想要添點油水什麼的,還是要去買,這些年百姓沒遇到什麼大的旱災水災,所以家家戶戶都有餘糧,也不在乎偶爾添個肉菜的那點錢,結果就是雖然養豬的增多了,但是肉類的需求也在增長,整體一看,價錢還是那樣。

在養豬成體係之後,林宸就覺得應該養一些彆的小動物了,牛作為主要勞動力朝廷都是大力支持的,羊作為有點錢的餐桌之上的常客,那是早就有人去做了,雞鴨那是一定的,魚那是需要費點功夫的,兔子這種能額外的得到兔毛和皮毛的高性價比的小動物,不養都對不起漫山遍野的野兔們,可是如何成規模的養殖還是需要研究一下的,百姓之中一定有擅長的,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人找出來,吸取經驗教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出來。

而做這些,是需要土地的,而且是要根據研究的農作物或者小動物的不同,需要各種環境下的土地,甚至為了做對比性的參照研究,還需要大量的需要時刻照看莊稼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