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暮把裂開的自己又拚了回來……(1 / 2)

社恐在古代 昔邀曉 3969 字 9個月前

李暮現在的心情,就跟走大街上突然接到爸媽電話說她其實有個未婚夫一樣,荒謬、恐懼,且迷茫。

旨意?許配?

誰的旨意?誰許配誰?

她?和燕王?

誰能告訴她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小五?”

李暮煞白的臉色嚇到了李枳,老太太趕忙把她攬進懷裡,拍著她的背安撫她,就連大著肚子的大嫂吳氏也扶著丫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滿臉都是擔心。

屋內氣氛愁雲慘淡,丫鬟嬤嬤們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發出一點動靜。老太太想了想,還是輕聲哄著她,隻是再違心也不敢提那燕王人品如何,單說燕王當年也是十三、四歲就入了軍營的少年將軍,龍章鳳姿,器宇不凡。且燕王府是頂頂的高門大戶,燕王之母是昭明長公主,皇帝的姐姐,有這麼兩座靠山,日後出門必不會再有人敢笑話她。

李暮雖然還很混亂,但依舊在心裡婉拒了“出門社交”這個情景假設。

終於同李暮說了賜婚的事情,李暮雖然能聽懂,但反應並沒有他們預想中這麼激烈,眾人心中的石頭也算落下了一半,剩下一半不好說,恐怕李暮嫁過去後,都會一直懸著。

畢竟李暮要嫁的不是哪個門當戶對的公子少爺,而是權傾朝野手段狠辣的燕王。

老太太她們同李暮說了許多,主要話題都圍繞李暮要嫁的那個人身上,她們都覺得聖旨賜婚不是問題所在,問題是李暮要嫁的那個人,實非良配。

但在李暮眼裡,結婚對象是燕王這件事遠不及自己要被結婚來的震撼。

倒不如說幸好是燕王——李暮知道這樣想很減功德——書裡明確寫了燕王會死於今年臘月,就算結婚,他們的婚姻也可以在今年冬天結束,不然李暮真想找口井投了算了。

等等,今年冬天的話……

李暮張口,緩緩問道:“什麼,時候?”

李暮的聲音比之前更加沙啞,愛哭的李枳一聽便知李暮並非她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平靜,霎時紅了眼眶,又趕忙轉過身去擦了眼睛,免得影響李暮的情緒。

大嫂告訴李暮:“婚期定在七月二十二。”

她的生日在七月初八,七月二十二,她生日過後的第十四天。

七月二十二到十二月。

四個月,一學期不到的時間,當年地獄高三都撐過來了,現在也不是不能忍上一忍……等等,現在距離七月二十二撐死就兩個月的時間,這麼趕的嗎?

李暮不知道自己這門婚事是怎麼來的,自然也不曉得皇帝迫切的心情。

幸好是賜婚,大多物件都由宮裡準備,全程按照親王成婚的儀製來安排,沒叫李家太為難。

李暮被錢氏帶在身邊填鴨教育,早前因為還沒同她說賜婚的事情,怕貿然說穿會讓李暮在宮人麵前失態,所以錢氏會在宮人來送東西之前,叫嬤嬤把李暮領到另一個地方去學看賬目。

如今說開了,錢氏不再特意支開她,宮裡的女官們也開始教起了李暮規矩。

李暮在這一重重的規矩中,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封建社會的窒息,她的理智告訴她,不喜歡也要學,她得好好活下去,不能在婚禮上出醜,也不能在需要用到宮廷禮儀的時候手足無措,落人口實。

而她感性的那一麵則在不斷重複同一句話——

去他大爺的規矩!

感性與理性的衝突讓她學得並不順利,宮裡的女官對此完全不意外,誰讓未來的燕王妃是個傻子呢,她能不哭不鬨,她們已經很欣慰了。

李暮白天被抓去緊急培訓,夜裡躺床上睜眼失眠。

知道燕王活不過今年是一回事,懼怕婚禮儀式跟結婚後的未知生活是另一回事。

她不止一次地想,要是婚期能晚一點就好了,定在明年,她甚至都不用出閣。

偶爾被失眠折磨得道德值清零,她還會想定在十二月也行,剛出嫁就能喜提亡夫。

但婚期急也有急的好處。

比如她能理所當然地推掉所有請帖。

自從去年三月她裝傻開始,李家就很少很少收到給李暮的請帖,即便收到了,老太太也會替她推掉,免得有些人是想看李暮一個傻子的笑話才請她,同時避免李暮在外頭遇到什麼危險。

甚至就連自己家裡舉辦的宴會雅集,李暮也不用特地出現,或者隻需要跟在老太太身邊當個不會說話的吉祥物就行。

宮裡賜婚後,給李暮的請帖驟然多了起來,其中好些人家身份尊貴,李家得罪不起。

這個時候隻要搬出“婚期太急忙於籌備走不開”,就能把請帖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