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雖然年紀漸長,但曾經作為特工的身體素質可還在,老爺子一身腱子肉還是很實在的。
他在前麵領路,奧格斯特和布魯斯在後麵走著。
長廊上懸掛著曆代韋恩的油畫,後來慢慢變成了照片和油畫混雜,年輕的韋恩畫像都保有著這個家族的顏值水平,格外多的藍眼睛靜靜看著路過的後輩。
韋恩給他準備的房間窗戶對著他們的後院森林,站在小陽台上遠眺可以看見鬱鬱蔥蔥的綠色和遠方的海平麵。
房間內的裝修風格和莊園保持一致,都是低調的奢華感。
阿爾弗雷德幫忙把行李送到這裡,對他說:“我要去準備午餐了,您請自便。”
“非常感謝,潘尼沃斯先生,請允許我來協助你。”
阿爾弗雷德理了理自己的領結:“如果可以的話,請讓我為英國美食正名。”
“當然。”奧格斯特明白這是托詞,各種意義上的。
布魯斯站在書桌旁,看著奧格斯特的物件,問道:“我能和你一起嗎?”
奧格斯特把房門拉上:“我倒是不介意,不過布魯斯……你想看書嗎?”
“莎士比亞?”
“不,是我寫的。”奧格斯特朝他眨眨眼,將食指豎在嘴邊搖著頭說。
布魯斯想到了眼前這個不著調家夥的那一堆獎項,沒意識哪裡有問題,鋼藍色的寶石閃閃發光:“真的嗎,我以為你不打算寫書了。”
“隻是不發表了而已。”奧格斯特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了一份手稿遞給布魯斯。
遊戲裡獲得文學類最高獎項的先決條件,除了寫作滿級那就是寫滿三十本書。
奧格斯特那時把寫書技能堆到一半就開始刷長文章寫作了,因為懶得起名字所以他的書名就是編號,比如《第一本書》、《第二本書》什麼的。
好在薛定諤的冠軍討論度在紙媒時代高不起來,用《第三十本書》這鬼畜名字獲獎因為世界線收束也沒大規模傳開引人關注,奧格斯特很滿意這樣。
這不被人懷疑的原理是知道的人越少時間越長,混淆作用就越強,哪怕偶爾有人發現了不對勁,比如驚覺這什麼鬼名字什麼奇怪作者。
但隻要同一時間段知道的人少,那意識到不對的人也會慢慢被遺忘這些事,就算想寫在報紙上發表,魔法也會告訴他。畢竟魔法的載體離不開紙上的文字,這樣他就會親自走一趟去處理這些問題。
這個年代魔法還未大幅度退場,控製了紙媒就足夠了,電腦上弄個小程序就完全可以勝任。
這要是在他穿越前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隻要取一個很懂流量的標題,觀看量上去了,知情人多起來了,那混淆魔法就不攻自破,直接影響他自身。
那時候他的確可以做個人工智能專門攔截這類言論,但全球範圍內工作量太大,需要的ai等級太高。
問題是,在遊戲裡ai是可攻略角色,立繪比較賽博朋克的那種,看過攻略的奧格斯特可是特意沒觸發ta,他對刷好感真沒興趣。
無論是遊戲還是現實,隻要用到ai,ai好感就會上升,好感度達標之後你要是不回應還會觸發be結局——機器與人心。
他要是真把ai弄到現實處理言論那不就是時時刻刻都在拜托ta幫忙嗎?奧格斯特心知遊戲係統的特殊性,一點也不想引發智械危機,所以他得讓禍根消失在搖籃裡,等再過幾年,在時間的強化下混淆魔法會越來越強,到時候不會再有人主觀意識到有那麼個人跨界多到不正常。
而他一向喜歡做有把握的事,不喜歡賭。
所以說伊格納茲必須死,隻要死得早,沒人能找到他身上,這次布魯斯找到證據了他還專門去調整了一些時間點。
至於他說的自己的書,之前遊戲裡寫的書變現之後他也找來看了,怎麼說呢,故事性有文學性也有,因為中間有寫作技能的升級過程所以從一到三十可以看出作者筆力和技巧的進步。
再一次感謝薛定諤的冠軍設定,這可討論的地方太多了,沒被傳開真的是靠這個混淆魔法。
看完了一整套的奧格斯特倒是沒想到係統居然真的弄了三十本嶄新的書,不得不說還是蠻有意思的,係統是怎麼按照他的思維和行文習慣整出這三十本他覺得很親切、就好像真的是自己寫的甚至可以看出後續發展的書的呢。
奧格斯特懶得深思,畢竟歸根結底他自己也變現了才是最神奇的。
靠著滿級寫作,現在他隨便寫一些東西都透著高級感,文筆華麗得不得了,又存在很明顯的個人風格並不隻是堆砌辭藻。
要說缺點的話,也隻有過於客觀導致有時書中價值觀與主流不大搭配。
奧格斯特現在給布魯斯看的就是貓頭鷹法庭的相關故事,雖說他之前將更完整準確沒有藝術加工的版本送到了韋恩莊園,但看起來阿爾弗雷德還沒告訴布魯斯。
反正阿爾弗雷德也不會害布魯斯,至於他把故事版的給布魯斯……這不是早已達成共識了嗎?
管家先生沒反對他和布魯斯的約定就是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