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愛,從心底愛自己(6) 藍色生死戀……(1 / 2)

芯愛的大學生活更是如魚得水。

她以前總是在想,或許自己的性格確實不大討人喜歡,她爭強好勝,從不服軟,從不相信“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受到欺負會立刻反擊,遇到困境會想辦法自己脫離,從不指望任何人,因為從小到大所有試圖依靠他人的嘗試最終都宣告失敗。

她深知,哭哭啼啼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自己真正堅強起來才不會受欺負。

後來的她才知道,人和人相處是要靠眼緣的,有些人永遠也捂不熱,有些人卻一見如故。

在高中時期,她就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好友,而到了大學,身披自信盔甲、每天閃閃發光的芯愛收獲了更多的支持和友誼。在哈佛校園裡,她繼續不斷地學習探索、挑戰自我,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夥伴們共同成長,他們帶來的新鮮觀點讓她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更加豐富、更加成熟。

而這時,曾被芯愛小心藏起的野心才慢慢浮現出來——她要成為一名政客,一名可以為國家、為世界真正帶來改變、帶來進步的出色政客。

在大三時,政治學院的風雲人物芯愛申請了校際交流項目,回到韓國,來到首爾大學進行訪問和學習,同時正式開啟自己的事業版圖。

在首爾大學的政治課堂上,芯愛對韓國的政治體係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她進一步關注韓國政治的發展曆程,以及政治體製中的一些關鍵性因素,融合韓國人的思考方式、政治價值觀與在美國期間的積累,對韓國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芯愛的有意引導下,她出色表現很快吸引了一位內閣官員的注意。

這位官員名叫金淑妍,年逾四十卻聲名不顯,但芯愛知道,這位在政治生涯中一直秉持著正義、公平和堅定信念的女士,在不久的將來,將憑借一項改善社會公平的提案,在韓國成為家喻戶曉的政治明星,雖然激進的改革引來了不少攻訐,但確確實實以實際行動為整個國家帶來了改變和進步,解決了部分社會問題,尤其是改善了底層人們的生活。

她的行動和成就讓民眾認識到了女性在政治領域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她本人也成為了許多年輕女性的榜樣和啟發,其中就包括曾經的芯愛。

金淑妍時任內閣企劃財政部副部長,此時正處於人生低穀,在派係鬥爭的漩渦裡自顧不暇,隻能中庸處事以求明哲保身。

當芯愛走進她的視野,她無疑是驚喜的。一位優秀堅定、履曆清白,更重要的是誌同道合的可靠戰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