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攻擊,金部長和芯愛早有準備,既然決定了走這條路,就要將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殺死在搖籃裡。
早在實習期間,芯愛就與韓國各大媒體建立了良好的聯係,對於部分不實報道,一紙訴狀比蒼白的反駁更有說服力;而對於實際的情況,隻需要稍加引導,就可以調轉風向,更何況二人本就立身行道,問心無愧。
有意思的是,相比金部長,芯愛吸引了大多數火力,著實是因為她太過年輕漂亮,人生經曆又充滿了戲劇性,簡直可以媲美一部精心製作的電視劇。
芯愛一路的成長經曆堪稱透明,一路都有人見證,並願意為她在網絡上發聲。
小時候,街坊四鄰佐證了她的遭遇:養母獨自在醫院生下女兒,為養家糊口償還亡夫欠下的賭債,在貧民窟開了一家湯飯店。店裡的顧客多是不怎麼體麵的中年人,揩油戲弄都是家常便飯,小芯愛從兩歲起便在店裡洗碗倒酒、打雜收拾,養母對她動輒打罵,生長環境實在惡劣。
上學了,老師同學目睹了她的努力:芯愛自小便是班上最認真的那一個,在學校裡從不浪費一分一秒的學習時間,卻總是不能完成課後布置的作業。老師通過家訪才發現,芯愛放學後必須在店裡幫工,閉店後還要準備第二天的碗筷和食材,實在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完成作業。大家後來又發現,芯愛的從未穿過新衣服,午飯從來都隻有泡菜,身上也經常青紫一片,還時常可以看到輟學的混混哥哥對她呼來喝去、威脅勒索,偏偏芯愛是個自尊心強過頭的孩子,從不向他人尋求幫助,打落了牙齒隻管和血吞。
事發後,同窗夥伴見證了她的委屈:明明是有錢人家的親生女兒,偏偏不得偏愛,養父母一開始並不想將她認回,即使後來勉強接納她,也比不上從小長在身邊的養女受重視。同學們還記得在認回芯愛的第一個生日宴會上,被眾星捧月、噓寒問暖的反而是恩熙,而芯愛隻是笑著寬慰大家,一派樂觀和氣的樣子惹人心疼。
到後來,朋友師長陪伴了她的成長:無論在美國還是韓國,芯愛的朋友和老師無一不對她豎起大拇指,曾經的養母也積極發聲,一掃芯愛“不孝”的傳言。對這樣一個紮根汙泥卻執著生長的孩子,大家更傾向於相信,她能夠憑借極好的學習能力、出色的領導才華、堅定的意誌決心,在政治壓力和挑戰麵前清醒鎮定、保有初心,也願意為她加油鼓勁。
隨著芯愛的成長之路越扒越清晰,來自群眾的支持聲也越來越高。
如果有人一路順風順水,那他們無論達到何種高度,都難免被質疑“好命而已”;相反,如果他們曆經坎坷仍屹立不倒,反而執著向上,則會收獲更多讚歎的聲音。
芯愛就是後者——幼時抱錯,真千金遺憾流落貧民區;跌跌撞撞,少女曆經坎坷但從不言棄;回歸家庭,備受冷落卻一路表現優異;目標堅定,身為政壇新星逆流而上為民立命。
還記得幾年前,芯愛明確所想所願後,毫不猶豫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條通天梯,而這也是其中一環。
她的故事,她的履曆,她的苦難,甚至她的美貌,都是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利器,為她迅速打開知名度,形成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未來的競選中贏得最大、最深、最牢固的票池。
畢竟,遍觀古今中外,“美強慘”從來都最受歡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