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的旋律瞬間從弦與弓之間的摩擦拚出
緊接的是一段悠然的沉著……
換一個調
來回幾次變換後再來一組快速的彈跳
一陣銳利一陣低沉的音律秉肩接踵地趕來……
尼顆羅·帕格尼尼的主題與變奏(Niccolo Paganini ,1782.10.27--1840.5.27)
洶湧,深邃,奇妙……
帕格尼尼的琴聲有股魔力。人們在他琴聲中能忘記正在流行的霍亂,依然人山人海地來捧場。一名盲人聽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演奏,當得知台上隻有他一人時,大喝一聲“他是魔鬼!”隨即倉皇逃走。這聲“魔鬼”似乎成了讖語。
同時,那雙拉琴的手,那雙抓住音樂翅膀的手,一隻伸進了肮臟的賭場,一隻伸進了狐臭飄香的妓女幔帳。
但有隻有一點不可否認,他那充滿詩一般情感的音樂創作多少為肖邦,舒曼,曆史特等音樂家尊崇。
他成名後的放縱,隻是對命運的報複,一個幾經命運折磨,憑著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成就。他認為他有報複命運的資格,但是這場轟烈的報複,把才氣和傲骨輸了個淨光。
他的琴聲,在和命運叫囂!
激奮,如癡如醉,引人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