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了 上元節一過,年的氛圍便……(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707 字 11個月前

上元節一過,年的氛圍便少了許多,生活也重新步入繁忙的軌道。過年時父親說了,想帶一大家子去南方,去看看娘親的家鄉。安玉想著這層原因,便重新給自己日常做了規劃。

武館或許可以改為隔天一去,學堂也要把握最後這些時光,至於義堂那邊,可能要先和沈逑然以及女訟師商量一番,若自己長時間的不在都城,義堂那邊還是需要拜托彆人特意照看。

安玉找到父母,告訴了他們自己的決定,“……等到靜姐姐出嫁之後,咱們就出發。路上還要一個多月呢,剛好煙花三月下江南。”

娘親忍不住逗她,“小娘子這是忍不住想要出門玩耍了?往日那股子一心隻念聖賢書的勁頭呢?”

安玉雙手托腮,回道:“娘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跟著你們去南方這一路,我能學到好多書本上也學不來的東西呢。”

安父看著女兒興高采烈的樣子,也不忍心落了安玉的興致,本想等到安玉從學堂下學後再出發,也隨之改變計劃,決定待春季就出發。

而等到安柏晚上回到家,聽到家裡人已經將所有的計劃都安排好,倒是有些鬱悶,吃飯時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我正跟著少將軍學武學的起勁呢,怎麼現在就要出發了……”邊嘟囔還不忘邊往嘴裡扒飯。

安玉瞅他一眼,悄悄跟他耳語,“笨啊你,你不是一直想跟著爹爹一起練武嗎?這一路上多好的機會啊,給你你還不珍惜。”

安柏聽完,反應了一下,眼睛亮了:“這倒是,不過……我是真的有些舍不得武館……”

看著安柏不值錢這出,安玉也像是被傳染,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

做好提前從學堂畢業的決定後,安玉再去學堂便是持了不一樣的心態。這天課餘,安玉找到顧一清,向她說明了自己的計劃,安玉本來自戀地以為顧夫子多少會流露一些不舍之情,結果沒想到聽到安玉的盤算,顧夫子倒如自己出行遊曆般高興,“好!你能有份機遇屬實不可多得,出行時切記莫忘了隨時記錄下你的所見所聞。”

安玉驀地想起來當時向夫子詢問有關律法一事時,顧夫子感慨長時間沒有出過都城,怕是風情人俗都已起了變化的那份遺憾。念及此,安玉向顧一清行了一禮:“學生銘記夫子教誨,以後到了一處,學生便向夫子寄一封書信,信中會將學生所見所聞細細描述而來。”

顧一清聽聞此言,竟是放聲大笑,一片爽朗直抒胸臆,“那顧某在此,就勞煩安小娘子了。”

安玉見夫子如此開心,像平輩一樣拜托自己,不由得也笑開。二人至此,竟如知己一般。

學堂的事塵埃落定,安玉緊接著去了武館。不知為何,翻了年過去,這武館裡的女子越發的少了。安玉留意了一下武場,竟不過四五個人。

等練完了武,安玉找女武師打聽消息,女武師卻道館主以後不會再開設女子武堂了。安玉頓覺疑惑,看著安玉一臉不解,女武師開口道:“因為設女子武館,楊少將軍在外惹了不少閒言碎語,而且……”女武師頓了頓,似乎是覺得不好意思,“剛開館那幾日,你沒來,有個小娘子攔了楊少將軍的路,當眾表明心意。那小娘子很是潑辣,引來不少武生圍觀。那小娘子家人聽說了這件事後,非讓少將軍給個說法……說是小娘子這般行徑叫家裡人沒了臉麵,往後怕是連親也說不上了。”

“那將軍是怎麼想的呢?”安玉滿是好奇,這種大事自己竟然一無所知,安柏每日回家也不告訴自己。

女武師搖了搖頭,“少將軍當然不會隨了那家人的心意,雖然不知最後到底是如何處理,可少將軍卻說以後再不會新招女子入館了。”女武師言語之間倒滿是替楊隨不平。

聽到這裡,安玉沒再接話,而是告訴女武師自己將要出一趟遠門,本想著告假幾個月再來練武,可如今要停辦女子武館了,可能這一彆就再也沒有機會跟著女武師習武了。

女武師也有些吃驚,待平靜了一瞬後,略帶可惜地看著安玉:“咱們武館開辦的時間不長,可是你和馬一是個練武的苗子。若你們二人以後還能像現在這般每日勤加練習,當能練出一身真功夫。”

安玉衝她報了一拳,露出一抹淺笑:“您放心,這武我活到老練到老,萬萬不會荒廢的。”

從女武師那裡打聽到消息後,安玉下學時故意磨蹭了一會兒,練到武場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才準備結束。果不其然,剛將器械整理好,轉身便看見了楊隨從後院走出,頗為形影單隻。

安玉瞅準時機,邁步上前,攔了他的路。

看見有人攔路,楊隨反射性地皺眉,待低頭看到眼前之人是安玉,才微微放鬆,轉而有些驚訝地問:“你不是要出遠門了?好幾日都未曾來了,怎麼今日現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