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隨心下一沉 安玉一行人經過……(2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472 字 11個月前

北地一行人沒遇到什麼大波瀾,正玩得其樂融融。都城的武館內,楊隨看著空曠的武場卻有些沉重。沈逑然去北地遊學的消息傳出後,二皇子便開始隔三差五地騷擾的太師府,完全不顧及沈家和他自己的名聲。

再確定沈府完全不願將沈逑然召回來後,二皇子開始假公濟私,再朝堂上遞了一封又一封彈劾太師的帖子。太子聽聞後大罵二皇子卑鄙無恥,竟用情愛當借口侮辱太師。

太子見沈逑然和沈太師都陷入腥風血雨,再也沒忍住,召楊隨前來商議解決之法,而這距離兩人上次見麵已有半年之久。

太子知道安玉,雖然與沈逑然不能見麵不能接觸,可是沈逑然周圍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他早就掌控。“隨弟,北地那邊的暗哨和護衛確定沒問題?”

太子雖然知曉安玉這麼一個人,可事關沈逑然,他終是放不下心來。

“請太子放心,這一路上她們的情況,暗哨每日都會傳回,定能平安抵達北地。”自從小時候將二皇子打傷過後,太子便對楊隨以兄弟相稱,私下兩人見麵總是喚楊隨為隨弟。可楊隨卻從不逾矩,始終對太子恭敬有加。

“二皇子如今大鬨太師府,官家雖然不言,但也未必願意。太師學生眾多,若真要鬨起來,二皇子占不到便宜。官家愛麵子,斷不會允許太師的學生聯合起來上書表奏。”

“你的意思是說?”太子追問道。

“我已聯係周、張、李、歐陽大人,準備聯合奏表彈劾二皇子。上書後,北地的消息就能傳到官家手中。”楊隨回道。

“沈逑然出發時,我接到了北地的暗信,前線軍中有位百夫長跟倭族聯係被抓,龐將軍已審出他上麵的將領,跟二皇子密切相關,折子不日便會送到官家手裡。”

“官家雖然對北地采取綏靖一計,可投敵叛國這等事他無法再接受第二回了,不然,大聿就沒了。”楊隨還是點明了這一要害,哪怕麵對著太子說這些實在是有些不中聽。

楊隨一番分析將太子拉回政治場上,他翻著最近的密信,局勢確實如楊隨分析得那般。“隨弟,”太子喚了楊隨一聲,“做好準備回北地了嗎?”

楊隨心裡一沉,隨即起身行禮:“隨早已做好準備。”

回到武館的楊隨不知怎麼的,心中總有些苦澀。自己想回北地的心思持續太久了。當時被迫從北地被召回,楊隨一直心有不甘。明明自己打了勝仗,為何卻被軍法處置。

回來之後見了太子,楊隨才得知一切不過是官家自以為是的想法,他以為以銀養和便能保北地的太平,也得知自己的回歸對官家來說是勢在必行。

楊隨在北地太有威望了,天才一般的少年將軍,名聲馬上就要傳遍大聿,即使已與太子決裂,官家也決不允許太子曾經的伴讀如此有聲望。

楊隨記得當時被告知這些事時,自己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為自己無奈,也為大聿悲哀。他以為與太子切斷聯係,甚至反目成仇便能騙過官家。可還稚嫩的他沒想到,官家想埋葬的是整個大聿,若他不能千秋萬代,大聿都要為他陪葬。

楊隨望著校武場呆愣了半晌,直到黑衣人忽然出現在他身旁。“你已經在這裡發呆發了半日了,有什麼心事能讓將軍如此?”

楊隨用手掃了掃旁邊的空地,示意黑衣人坐下:“今日東邊告知我,我可以回北地了。”

黑衣人沒什麼驚訝得表情,隻說這是好事。

楊隨低頭:“回來之後我做夢都想回到北地,重新回到戰場上,將那群倭族趕出大聿的土地。可真到了這麼一天,我卻發現我沒有想象中那麼興奮。”

“之前在戰場上廝殺,我毫無顧忌,隻需要想著用什麼招式將對方的頭顱砍下來就行。可回到都城,我演了這麼久,裝了這麼久,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改變什麼。”

“今日我去了太子彆院。”黑衣人聽到這些才像是有了反應。

“臨走時,太子叫住了我,”楊隨沒接著說下去,仿佛在消化這個消息,“他說,這次去了北地,要我將暗哨全部交出,以後就安心的呆在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