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這天,趙蓧純早早就起了床,她今天要和媽媽一起回老家,給姥姥、姥爺上墳。
可能是之前的粥起了作用,雖然她這兩天還是每天晚上都做夢,但醒過來後,情緒卻沒有那麼激動了。
往年清明,因為覺得自己還是小孩子,母親總是一個人回去。今年她成年了,母親便承諾,說今年帶著她一起。
上墳是件嚴肅的事,她特意穿了白色上衣和黑色的長褲,怕到時候要走泥土地,還準備穿運動鞋。
打開房門,看見趙母拿著包,正在門口換鞋。
這麼早就要出發了麼,怎麼沒有喊自己一起?
心中疑惑,便問出聲來,“媽,咱們不吃了早飯再走麼?”
趙母前兩天已經想好了,她是絕對不會讓女兒在這個時間點回去的。
先前想著過了18歲,成年了,忘記的事情也就不會再記起來了,也能回老家看看她姥姥,姥爺。
沒想到她最近做夢夢到了,還好沒記住夢的內容,隻記了個抽象畫麵。
但,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鬼門開。萬一受到什麼刺激,在想起什麼來怎麼辦。她說什麼也不會冒險,帶著女兒回去的。
“我起得早,已經吃過了。你的早餐我也買回來了,就在桌子上,一會兒你趁熱吃,彆放涼了。”
趙母說著,便去開門。
趙蓧純一聽,緊走幾步,拉住趙母,“啊?我不跟著你一塊回去麼?你之前不是說,咱們在一起回的麼?”
把這茬給忘了。
趙母暗道一聲“糟糕”,隻想著以往也沒帶她去,忘了之前答應過要一起去了。
沒辦法,隻能臨時找借口,“我要坐村裡的車去,車上沒有空位了。大家都是去上墳,總不能為了多你一個,趕下去一個吧。”
其實趙母這話漏洞百出,但她就沒覺得母親會騙自己,隻是遺憾今年又沒法去看老人。
見她沒再追問,趙母趕緊開門,臨走前跟她說,“我儘量中午回來,要是回不來,你就去街上吃點兒,回來了我給你報銷。”
說完就走了。
“我知道了。”
一句話淹沒在關門聲裡。
索然無味地吃了早飯,趙蓧純沒事乾,又打開電視,放到兒童頻道當背景音。
…
好無聊…
就在她準備去看課本的時候,手機響了。
是李詩打來的電話。
*
李詩最近一直想看新上映的電影,奈何每次有空的時候都買不到票。今年清明,難得電影院還能買到票,她就沒跟家裡人一起回老家。
不過,看電影怎麼能一個人,她要拉個人一起。
聽了李詩一起看電影邀請,她一口…
等等,還是確定一下要看哪部電影。
她記得,最近有部恐怖電影正在上映。
…
三個小時後,趙蓧純紅著眼從電影院走出來。
電影的劇情很是老套,是個女主和男主互相喜歡,卻在陰差陽錯之下彼此錯過的故事。
但她的淚點低,覺得結局太過悲慘,明明相愛卻又離散…
一旁的李詩語氣感慨,“太讓人難過了,為什麼要分開?”
[嗯嗯],她在心裡讚同地點頭。
“如果他們說開了,說不定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嗯嗯]。
“不過他們的愛情真是跌宕起伏…”
[嗯嗯]。
“我也好想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嗯…嗯?]
她點頭點到一半,發覺有些不對。
刻骨銘心,意味著過程會很坎坷,心情自然要大起大落。
在她看來,愛情固然讓人心生向往,但如果它會打亂自己的平靜生活,那是萬萬不可的。
她也算是彆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好,一路順利地考上了最好的大學。對於母親的安排,她慣於聽從,也確實過著安穩的生活。
或許一些人十分向往精彩紛呈的生活,但她絕不包含在內。
她已經習慣了如溪水般的平順生活,母親會為她指明方向,搭建有高低差的石塊。她要做的,就是順流而下。
如果她的愛情像電影裡展現的一樣,曲折起伏,那她絕不要擁有。
但這些話她不會說出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沒有辦法強求。
而且李詩是她在大學裡唯一的朋友,觀點不同可能會帶來爭執,爭執會傷害感情。她不想傷害自己和李詩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