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隨風落子在枝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1 / 2)

初夏時節,西塘進入到了雨季,連日的陰雨絲毫沒讓人產生厭煩之情,相反在蒙蒙細雨中,西塘的美又增添了一份詩意與溫柔。

今天由於下雨,飯店裡沒有客人。顧悅在電腦邊追著劇,看到動情處,她的眼淚便撲嗽嗽往下掉,手邊的紙巾盒裡抽出一張又一張。大梁叔說她這是在浪費大自然的木材。

大梁叔最近迷上了京戲,他一邊收拾著後堂,一邊咿咿呀呀地哼唱幾句,時不時地再來個招牌動作,那氣勢仿佛是梅先生再世。

望著窗外朦朧的美景,方菲如醉如癡。她再也不似以前的病態,再也不想曾經受到的傷害。她的臉上總掛著笑意,她已經完全融入到了這裡。西塘便是她的前世今生,是她該來的地方。

方菲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打著傘往店裡走來,她趕緊出門迎接。“娟奶奶,下雨您還出來?當心路滑,我攙著您!”娟奶奶收了傘坐在椅子上喘著氣說:“老了,不中用了,走這點路都喘得不行。”

大梁叔笑著迎出來:“娟姨,還那兩樣帶走?”娟奶奶連點頭道:“對!對!勞煩你好記性。這餛飩老鴨煲和椒鹽南瓜我兒子最愛吃,還就認你家這個味,我做不出來。他今天回來吃飯,我得給他備上。”

顧悅和方菲一邊一個摟著娟奶奶,異口同聲道:“當您兒子真幸福!”把娟奶奶逗得笑得合不攏嘴。

娟奶奶家離顧悅家的店走路也就十分鐘不到的路,算是她家的老鄰居。顧悅聽爺爺奶奶說過娟奶奶是外地人,剛嫁過來的時候人水靈得跟剛出水的荷花似的,把本地好些個俊俏的姑娘都給比下去了。現在雖說年紀大了,但細看眉眼也能想象出她年輕時有多漂亮。

大梁叔做好了菜,小心地放進食盒裡遞給了娟奶奶。娟奶奶從衣兜裡拿出一個包裹整齊的手絹,從裡麵抽出整齊的紙幣遞給了顧悅。顧悅每次都說打折,隻想少收她點錢。娟奶奶的不容易,她心裡清楚。

顧悅和方菲不顧娟奶奶同不同意,執意將她送回了家。望著娟奶奶轉身進門時那蒼老的背影,她們倆的心裡仿佛也下起了雨。

娟奶奶的丈夫在一家銀行工作,這在當年可是份體麵的差使。經家裡親戚的介紹搓合,算得上郎才女貌的一對碧人喜結連理。

新婚頭兩年,婆家人和丈夫對娟奶奶真是好得不得了。街坊四鄰都說娟奶奶人好命好,才找到這樣的好人家。三代單傳兒子的出生更是給這個家增添了莫大的喜氣。

娟奶奶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日子過得好,人也越發顯得光彩照人。可不曾想就是這般長相標誌的人也沒拴住她丈夫的心,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丈夫在外麵找了不止一個女人,娟奶奶雖然有所察覺,但在丈夫的一再哄騙下,她還是選擇了相信丈夫。也許那隻是她當時不肯承認現實,自己欺騙自己罷了。

直到有一天,警察到家裡將丈夫拷起來帶走時,娟奶奶才強迫自己不得不去麵對這不堪的現實。丈夫因挪用公款數額巨大被判了刑,他從未給娟奶奶買過一件像樣的首飾,卻用公款給外麵的女人穿金戴銀。

兒子因為有一個坐牢的爸爸在學校受儘了欺負,娟奶奶也頂著鄰裡間異樣的眼光艱難度日。好在婆婆是個善心人,覺得自己的兒子乾下這種事情對不住她們娘倆,時時貼補,好讓良心好受些。

為了生存,以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娟奶奶擱下了臉麵在一戶條件好的人家當保姆,那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兒子一般大,看著人家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娟奶奶的心像被針紮般的疼。

好在兒子懂事,能體諒母親的不易,學習上更加努力,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小小年紀的他便暗暗發誓,自己將來一定要有出息,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娟奶奶的丈夫在入獄的第二年便莫名其妙地死去,婆婆承受不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撒手而去。臨死前她握著一直照料自己的兒媳婦的手,乾枯的臉上流下了眼淚。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那樣哀傷地看著娟奶奶。娟奶奶明白老人家是想讓她照顧好家裡這唯一的血脈。在看到娟奶奶點頭後,婆婆不舍地閉上了眼睛……

都說時間是治愈一切傷痛的良藥。娟奶奶和她的兒子就這樣艱難而又樂觀地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冬天。

娟奶奶的雇主陳先生一家對她的遭遇很是同情,多次想從物質上給予幫助,但都被娟奶奶婉言拒絕。她說自己有手有腳,隻要努力點日子總能過得去。陳先生一直很敬佩娟奶奶的為人,自從娟奶奶來他家後,幾十年都沒換過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