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忙碌終於過去,李青禾又可以有閒暇的時間了。
農村就是這樣,農忙的時候特彆忙,一個人恨不得搬成兩個人用,閒的時候又特彆閒,似乎除了整理自家門前的那小小的菜地,就不用乾什麼其他農事了。
但閒不住的人們總會找些事情,再掙點碎銀補貼家用,讓生活過得更好。
有力氣的漢子就會去鎮上做些賣力氣的活計,有些還會上山捕些獵物,或者下水捕魚,若是有收獲,這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來源。
婦人們繡花手藝好的,則會在家繡手帕。那兩三文的手帕,若是有著好看的邊線和精美的繡花裝飾著,身價翻倍,可以賣到幾十文甚至更多。
手藝不太行的就納鞋底,一雙一雙的拿到鎮上去買,也能賣到五文一雙。
還有些有途徑的,就接一些做衣服的活計。一來就買布做,會比鎮上的成衣店便宜很多。而且還更合身。所以也有很多人會選擇買布找人做。一身衣服下來,幾百文入賬,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入賬。
李青禾家就自己一個人,又還養了雞啊兔子之類,再加一個欣欣向榮的菜園子,所以就算現在身子利索,李青禾也不可能像其他漢子一樣去鎮上乾苦力,十天半個月才回來一次。
李青禾前段時間看自家後院地方大,又買了幾十隻小鴨子回家養著,在屋後專門劃了一個片區來做養殖區,在院子的最邊角,離房間有一段距離,這樣,雞鴨排便的味道不會傳到房間裡,還更乾淨整潔了,減少了牲畜患病的概率。
現在李青禾養的雞大了,開始下蛋,每天都有十幾個雞蛋可以撿,李青禾營養運動都跟上,現在是麵色紅潤體格健壯,完全不是當初那瘦杆子風一吹就倒
兔子繁殖起來,生了好幾窩,若不是地方夠大,還真不好養。李青禾已然是一個養兔熟練戶,養兔子耗心,兔子喜歡打洞,所以籠子得懸空搭建,下麵還用堅硬的石頭做底,這樣兔子挖不動。
賣稻田魚、蝦,李青禾賺了一筆錢,等到明年開春,兔子的繁殖就進入正途,光靠賣兔子就可以掙錢了。
菜地養成了,菜是一季一季,紅的綠的,生機勃勃。李青禾摘了個紅彤彤的番茄,用袖子擦了擦,就放在嘴邊一啃,滿口清甜。沙沙的口感,豐富多汁,很適合當夏日水果。晚上可以打一個番茄蛋湯,酸酸甜甜正好開胃。
今年夏天熱,但古代沒有空調,最多接一盆冷水放到旁邊,靠水汽給人帶來一絲絲清涼。閒著沒事直接拿那蒲扇搖一搖,就在陰涼地呆著。
但可能是身體變好了,或者已經習慣了,李青禾也沒覺得熱的不能接受。就在床上鋪了個蒲席子,睡在上麵。實在熱很了,直接把蒲席子往地上一放,貼著石頭底是涼爽的。
自家屋後就是山,距離小溪不遠,靠山挨水,也不會熱到哪去。
李青禾躺在席子上,頭枕雙臂,腿耷拉著一晃一晃。忽然又猛地起身,去屋裡的櫃子裡翻出自己的錢袋,倒在床上開始數了起來。
“一,二,三…”數完銀錢數銅錢,數了一遍數第二遍。
最後算出自己現有總身價:差不多六十兩白銀,其中有十好幾兩是李青禾賣稻田魚、蝦,還有賣一些在山上打到的野味一起存起來。但買兔買雞,柴米油鹽,也都是大筆開支,不過好在最後也存了五兩銀子,自己現在也是個萬元戶,不差不差。李青禾滿意的點點頭。
山上的野味很值錢,但也不是常常有,運氣好才能碰到一兩隻,而且李青禾也不是專業捕獵的,隻能捕捉到一些小型動物,如兔子,野雞這些。
錢是夠李青禾生活的,普通農戶一年也就掙個二三十兩銀子,若是再打些零工,一年可以掙個四五十兩,這算是很能乾的家庭了。
…………
在屋裡小息了一會兒,看到太陽陰了過去,沒那麼熱了,李青禾帶著草帽,背著自己最喜歡的小背簍,準備去小溪邊摸點青螺打打牙祭。
八月十五前後青螺、田螺最肥。李青禾找了後山上一片樹蔭遮住的小溪,把背筐放在一旁,褲腿挽到膝蓋上,這裡溪水很涼,在下水之前,李青禾捧著溪水喝了兩口,很是清甜涼爽。
一下水,就感覺夏日的炎熱已然過去,渾身上下都是清爽的。在溪底的淤泥裡和旁邊的水草裡摸索著,不一會兒就摸了十幾顆青螺,一個個的個頭都有李青禾大拇指一個指節那麼大,很是肥美。
在摸螺時,李青禾還拿出自己在家編的捕籠,放在水裡壓好,想著能否捕點小魚,小蝦什麼的。
等李青禾摸完螺,也差不多到飯點了,青螺摸了有小籮筐。把捕籠從水裡拿出來,裡麵有兩條兩指寬的小魚,蝦都太小,直接從籠的小縫裡漏了出去。
李青禾提著裝著兩條小魚的捕籠,背著背簍,回家。把小魚開魚肚取出不要的內臟,丟了去喂雞鴨,加點鹽就煮出一鍋鮮美的魚湯,裡麵放上剛在貨郎那買的豆腐塊,乳白色的湯,撒上翠綠小香蔥末,出鍋。
青螺放到水盆裡,倒入清水沒過螺殼,加點鹽和香油,放在一旁等它吐沙,基本上泡上兩天就可以吃了,這樣吃就不會有沙粒破壞口感。
出去折點青菜,摘點辣椒就可以炒一盤爽口素菜。自從新米打了,李青禾都是吃的乾飯了。畢竟李青禾不打算把米拿去賣,就留著自己吃,這樣一日三餐白米飯都綽綽有餘。
這幾年都是豐年,米價也低廉,但人們想的都是能買點錢就賣點錢,所以就留一些夠自家一日兩餐就可以了,有時沒留夠,還得吃稀飯或粥來應付一餐。
李青禾才開始也擔心自己的田產量不多,想著省著吃,結果今年產量可以,至少李青禾一個人吃完全夠,所以李青禾又恢複了一日三餐的習慣。
吃完飯,李青禾又拿出涼席鋪在地上,準備睡個午覺。
睡個午覺起來渾身汗漬漬的,洗了個臉,還是感覺渾身不利索,於是李青禾直接舀了一小桶水到後院,脫掉褂子,給自己潑了瓢冷水,然後拿帕子把身上好生抹了一遍,抹去汗漬,整個身子清爽許多。
農閒晚飯吃得早,李青禾做得簡單,吃上念了一下午的番茄雞蛋湯,涼拌個黃瓜,就很下飯。
吃過晚飯,現在李青禾也融入山溪村的生活,晚飯抬著個小獨凳,就往祠堂那去。祠堂外麵又一顆據說有百年齡的大榕樹,村裡人總愛在那下麵閒聊,特彆是夏天,枝葉鬱鬱蔥蔥,遮陰避暑,大人小孩都愛在那,婦人嘮嗑家常,小孩嘻嘻打鬨,還有那閨中女子哥兒也會相約一起去那做繡活分享一些小秘密,漢子也會聚在一起消暑聊八卦,最後還相約去溪邊洗夜澡。
各人找個人的熟人去紮圈子,拿個凳子坐一起就能聊。李青禾愛和李大海李大河兄弟他們聚在一起,聽他們講一些鎮裡的趣事或是鎮上人的八卦,比如哪家酒樓又出新品、哪個碼頭又漲價、哪家又要招工人……分享自己的情報,李青禾雖然沒打算去做工,但多了解了解也是好的。李青禾到的時候幾人剛好聊到鎮上最大的富商沈老爺他們家,八卦是本能,李青禾立馬擺好凳子加入吃瓜,那講八卦的人看大家那麼感興趣,聲音也越發激昂,眉飛色舞。
講了將近半個時辰,那人說自己二舅的女兒的丈夫的姥爺的朋友的兒子的二姨——在沈家當工,是她偷偷透露的消息,據說非常真實可靠。
男人賣夠了關子,在眾人的催促下開始這個八卦。在去除了詞藻修飾和誇大後,據說沈老爺可能要回京城,應該就在年前搬走,好像要去見那位,“哪位啊?”有人追問,那人擠眉弄眼,手指指天,“還能是哪位?”眾人恍然,哦,那位啊,天子啊。
不禁露出豔羨的表情,京城啊!萬裡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看過中國史怎能不知京城之繁華盛世,多少人窮極一輩子都見不到洛陽花!李青禾在現世與京城可能唯一的聯係也就是烤鴨了。不說好奇是假的。
這裡是南方,若想去京城,舟車勞駕,緊趕慢趕也要兩個多月。也就是說現在差不多要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