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 他找到了屬於他的光……(1 / 2)

東城的新年一直都這麼熱鬨,祭拜祖先,祭拜神仙,唱戲的,打鞭炮的,都聚攏了一群人。

東城祭拜儀式十分繁瑣,光是祭拜這一項目,能忙活一整天。

不過,這種過年祭拜也有好處,一是情感寄托,把來年願望訴說祈求一遍,尋求神仙幫助,對於東城人來說,是百年不變的習俗。二是這種類似於大型場景的集會,總是那麼熱鬨非凡,到處散發著人氣,東城人很是好客,最喜歡在聚集的場合拉你說幾句。孤單的人置身其中往往會受到感染,時常忘記自己也並不是一個人。

江橘從小到大都在東城長大,對這裡的習俗略知一二。老一輩甚至上一杯輩的人會更注重這些習俗禮節。

時聞從小不生活在這,對這些習俗習慣不太了解,所以當他跟著江橘跑了一天的流程,他才意識到,這些冗雜的流程,他們到底怎麼記下來的!

江橘的回答是:代代相傳,不願斷了這些東西,算是一種傳承。

東城傳承了很多東西,包括古城遺跡,包括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習俗等等。

這天是正月初二,夜色來臨,浮山的天空總綴著幾顆繁星,耀眼閃爍,在這一望無際的黑暗中,顯得有些單薄。

江橘和時聞吃完晚飯,相繼來到大堂,也就是東城常說的“客廳”處,聽劇。

據說這種戲劇每個村落都不一樣,例如有錢的村落,過年捐的布施,通俗來說就是捐錢,捐的夠多,能夠支配得起請一個劇院,他們一定毫不吝嗇。但如果當年捐的布施不夠多,請劇院都成一個問題,但又不得不壞老祖宗留下的習俗,就隻能請布偶戲。

當然這也隻是據說,或許有些人為了方便搭木偶戲,又或許有些人偏愛木偶戲也說不定。

江橘和時聞兩人屈著腿坐在戲台前麵長長的紅板凳上,看著戲台的醜角,花旦,小生咿呀咿呀地演著。

江橘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開口說道“我小時候很調皮很鬨,一鬨就哭個不停,我外婆為了把我哄好,就會背著我過來劇院這邊,聽著他們唱劇,有時候我一看,就看到了大半夜,外婆明明很困,卻為了我,一直陪著我待在這。”

時聞說:“外婆很好。”

江橘點點頭:“但是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就沒再來過了,大家都很忙,外婆也老了,沒時間或是沒辦法陪著我看到大半夜,我漸漸忘記了當初為什麼我那麼執迷於這個戲劇。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彆想帶你來看這場戲劇,就好像,我又回到了以前,回到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時聞默默地聽著,轉過頭注視著他,伸出手掌摸了下江橘柔軟的頭發。

他知道,江橘外表堅強,但也隻是外表,他會在他柔軟的內心外麵包裹一層厚厚的屏障,讓人無法打開它,無法窺探它。

時聞一邊輕撫,一邊開口“你一直都在和我說,有你在,一切都會好,但我也想告訴你,有我在,你也可以變得很好。”

“那也隻是因為你,也好在隻有你。”

“隻有我。”

江橘拉過時聞的胳膊,雙手握住對方的手,看著戲台上的唱曲人,笑到“其實我還打聽到一些事。”

“什麼事?”

“關於你的。”

“我知道,說。”

江橘轉過頭望入他黑色的瞳孔,輕聲說道“我打聽過,你其實,會跳舞。”

時聞臉色隨即由紅變青,再度變白,他皺著眉,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堪回首的過往“誰告訴你的?”

江橘咧著嘴,也不正麵回答“你就說是不是?”

“不是!”

“哦吼,不信。”

“……”

某人明明心裡有數,卻還要多問一句,就好像每天非要調侃逗弄一下,今天的任務才算完成。

這算什麼特殊癖好?

情侶間的小把戲?

時聞被噎得說不出口,黑著臉坐在那盯著戲台。

“其實我還蠻羨慕,那些站在舞台中央的人。”江橘一手撐著下巴,看著戲台帷幕慢慢靠攏“我從小到大,一直都很崇拜那些有一技之能站到舞台中央受人矚目的人,所以當我知道你曾經跳過舞,曾經也受人崇拜過,我就感覺,我自己好像撿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貝。”

“沒有那麼誇張。”時聞臉色稍加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