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心裡記掛著傍晚集合的事,慧娘她們也不敢耽誤,趕緊動手收拾起來。
幸虧之前已經將山洞打掃乾淨了,現在隻需將行李拿出來歸置放好就行。
趙氏第一件事就是忙著鋪炕,她先在兩個山洞的土炕上鋪上厚厚的乾草,再在上麵鋪上竹席,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硌人了。
現在天氣慢慢熱起來了,山裡的炕比較窄小,不像村裡的都是大通鋪,一家人擠在一塊,早上起來身上容易黏糊糊的,現在有了兩個土炕,一個正好可以留給慧娘和虎子睡。
慧娘則帶著虎子將碗筷和其它一些常用的物什拿出來放到石桌上擺好,因為山洞裡目前沒有其它的家具,慧娘隻好將這些東西暫時先放在桌上,衣服棉被這些則放在炕尾上。
阿爹說得等後麵空閒了,再慢慢打家具,現在隻好先這麼將就著了。
宋大年在山洞附近找到了幾塊碎石,大小正合適,正好用來搭個臨時的土灶。撿完石塊後,宋大年用鋤頭在山洞外隨便挖了一些泥巴,隨後倒入少量的水,來回攪動混合成泥漿。
搭這個臨時的灶可以用這些普通的泥巴,但建山洞裡麵的那個土灶,最好用粘性更好的黃泥,再在泥漿裡加入一些乾草,等泥巴乾了以後,這樣的土灶才能更牢固,經常使用也不容易開裂。
這些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也是莊稼人都得會的手藝。
將石塊簡單圍成圓形,留一個灶口,一層石塊一層泥漿,慢慢壘成半米高的土灶,最後裡外再敷上一層泥漿,這樣簡單的灶台就做好了。
現在氣溫高,兩個時辰後泥巴差不多就乾了,晚上就能使用了。
慧娘她們一邊做事,耳朵卻時刻注意著外麵的銅鑼是否響了,等她們將一切都歸置妥當後,太陽也慢慢落山了。
此時,河穀裡也終於傳來了陣陣銅鑼聲,三下又三下,整整響了六次,慧娘她們不懂這六次鑼聲代表的意思,隻知道聽見銅鑼聲響,就得往石壩那兒趕去,因此立馬放下手中的事情,一家人朝石壩趕去。
但山裡人都知道這銅鑼響六聲,代表有大事發生,就算是剛記事的孩童都知道,因為他們從小都會被家裡大人告知這銅鑼聲代表著什麼。
所以此刻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隻要聽見了這六聲鑼響,都紛紛往石壩趕去,儘管他們心裡十分疑惑,畢竟村裡已經很久沒有大事發生了。
慧娘一路上瞧見大家都往村子中心趕去,有抱著小孩的,杵著拐棍的,幾乎都是全家出動,一時感到十分驚訝,難怪大姨一再強調此事,看來山裡人比慧娘想得還要重視這銅鑼聲。
等慧娘一行人終於趕到石壩時,她們發現石壩上已經站滿了人,於是趕忙走到大姨身旁站著。
慧娘連著喘了好幾口氣才緩了過來,難怪大姨之前老是嫌她們選的山洞遠了,一路小跑趕過來,結果還是最後幾個到的。
慧娘仗著自己小,沒人注意她,正大光明地觀察著石壩上的其他人。
此時的石壩,密密麻麻站滿了人,老人小孩全都在這,甚至還有的人是直接扛著獵物就趕過來的,連家都來不及回。
咦!慧娘突然眼睛一亮,山裡居然有人養了一隻大黑狗,皮毛油亮,威風凜凜,慧娘一時有些好奇什麼樣的主人能養出這麼健壯的狗,順著往上瞧,可惜隻看到一個少年的側影,瞧不清長相。
此時的河穀是從未有過的熱鬨,大家紛紛交頭接耳,猜測到底發生了何事。
徐老爹站在石台子上掃視一圈,見村裡人都到齊了,神色凝重地說道:“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是有一件特彆緊要的事情要告知大家。”
徐老爹一開口講話,之前還在議論的人全都停了下來,齊刷刷地盯著徐老爹。
見眾人都安靜下來了,徐老爹接著說:“前幾日,大山他們下山去搬行李,打聽到山下的官差到處在村子裡抓壯丁,而且……”
徐老爹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打斷了,石壩上的眾人頓時一片大驚,紛紛嚷嚷道。
“好好的,官差咋突然抓壯丁了?”
“會不會到我們山裡來抓?”
“宋家不是才從外麵搬進來嗎?他們肯定清楚。”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不停追問宋家,宋大年和趙氏將慧娘和虎子掩在身後,這才出聲道:“我們在搬家的途中,確實在官道上瞧見了許多官差,但那時並不十分肯定他們就是去村裡抓壯丁的。”
宋大年說完,眾人開始更加慌亂了。
徐老爹接著大聲說道:“安靜!大家聽我說!”
“大山他們已經打聽清楚了,抓走的壯丁已經送往北方去打仗了,官差暫時不會再繼續抓人,而且我們住在深山老林,他們也很難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