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李適擔憂的眼神,並未安慰他,隻是如實說道:“洛陽陝郡潼關,安賊勢如破竹般攻來,若是無人敢站出來,長安城遲早一日也會淪陷。”
“娘子!”小桃向她使眼色,畢竟這是在天子腳下,這等大逆不道之言可是要定罪。
李適倒是十分認真說道:“小姑姑,適兒可以抗敵,適兒也可以上戰場。”
她從腰間掏出了一把短劍遞給李適:“那若你要拿起劍,要殺人,你敢嗎?”
他毫不猶豫接過:“小姑姑說過,適兒是大唐血脈,榮華富貴皆百姓所給,這是榮耀更是責任。”
十四娘淺淺拍著他的腦袋:“好了,眼下還沒到你立功的時候。走,去粥棚。”
為了安撫流民,聖人將賑災施粥一事交予了楊國忠與東宮。
這並非是件好差事,不過楊國忠為了挽回眼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不得不出來。而至於東宮,李亨李俶二人正在商議長安一戰的大事,自然顧不上。
李倓據說還是未回東宮,常住在坊間柳巷。
王妃崔氏今日一身華麗衣裳一眼便知是精心打扮過,尤其是那芙蓉珠釵耀眼高貴。
朱唇微微一彎,崔氏看著她們:“今日以東宮之名施粥,你們卻穿得如此窮酸,是要丟東宮的臉麵不成?”
沈氏並未開口,反倒是適兒說道:“崔妃娘娘今日珠釵華貴,可想過今日是施粥賑災,災民食不果腹。若阿耶知曉,定會說您不合時宜,絲毫不存仁愛之心。”
“你!”崔氏雖氣,但李適說得在理,她也就將那些珠釵摘了。
少頃,身後來了不少人將這粥鋪裡外圍了一圈,看這架勢便知道是楊國忠。
自從安賊以討伐他為名,刺殺他的人不少,他那一行護衛便寸步不離。
他斜眼瞧著東宮眾人,隻是落在崔氏身上:“廣平王妃繡安。”
他們與貴妃關係皆不一般,弘農楊氏如今倒是這大唐貴親了。
崔妃客氣道:“楊相同我皆為陛下施粥救濟百姓,便不必多禮了。”
外頭的人果真多了不少,流落到這長安城的災民少說也有上萬人。
維持秩序本就花了不少功夫。
好在沈氏卯時開始便盯著煮粥,這十餘桶熱粥算是能解一時困境。
李適小手努力伸著,試圖想要幫忙。
“適兒給小姑姑遞碗可好?”
李適連忙點頭,快速拿過碗碟舉著手臂遞上去。
熱粥漫著純正的香氣,這大概是眼下最好聞的氣味了。
“陛下還是想著我們的。”
“是啊,隻要有陛下,我們的大唐就還在!”
眾人的眼中似乎又有了希望,在這座城池中,他們最信任的還是陛下。
可是刹那間,一支冷箭射向粥鋪!
它越過沈氏,越過李適,直直地刺穿楊國忠的發髻。
他傻了眼,癱坐在地上,慌亂地躲藏著。
他倉促地拉扯著周圍的護衛:“有人要殺我!快!快殺了他們!”
正當此時,流民之中衝出十餘人,頭戴麵具,各個執劍而來。
麵具?難道是……
人群頓時躁動不安,四處亂竄,碗碎了一地,粥滿地都是。
他們無不大喊:“叛軍來了!叛軍來了!”
一個眨眼的功夫,身邊的李適被人群擠走了,沈氏想要衝出去但是被攔了回來。
“你彆擔心,我去把適兒帶回來!”
十四娘利落從身旁護衛腰間抽出長劍,三五大步衝進人群之中。
沈氏擔心道:“她,她會……”
小桃坦然說道:“孺人放心,我家娘子少時喜歡的三樣東西,馬球、飲酒還有就是劍術。”
除了第一個,其餘兩個都是同那酒仙師父學的。
世人皆知李白的詩作,卻鮮少知道他的劍法。
一個麵具刺客似是注意到人群中的李適,想要接近。
可誰知一把劍落在他麵前,險些要了他的命。
“小姑姑……”
她一手抱著適兒,站起身,一手執劍絲毫沒有退讓。
這麵具不是陳雲之的?
這些人是李倓派來刺殺楊國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