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這小子吃錯藥了? 這是趙舍……(2 / 2)

今日他們要拍的是室內戲。

皇帝病重,已多日未上早朝,待在寢宮中,由定國公郎安世還有皇帝的心腹大太監帶人守在寢宮外,沒有旨意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內。

皇後一派懷疑皇帝早已殯天,帶人準備逼宮,兩方人馬正僵持不下。此時,賀淩雲和晏長清已回到皇宮,二人帶領一乾武林高手一路殺進皇宮,直到皇帝的寢殿外,與皇後的人展開了廝殺。

混亂之中,皇後在侍衛的掩護下闖入寢宮,賀晏二人也隨即衝進去,準備護駕。皇後一把扯開龍床前的帷幕,卻發現皇帝端坐其中,一臉威嚴,頃刻間殿內齊刷刷跪了一地。

這段劇情無論在原著還是改編後的劇本,都是一段重頭戲,全部拍完整的話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不過這裡因為要配合駱聞軒的檔期,所以就從皇帝露麵開始拍起。

皇帝滿臉病容,然依舊不怒自威,隻有在看到晏長清時眼神起了變化。父子天生的血緣親情,即使不說,也一眼能認出彼此。

病入膏肓的皇帝在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血脈時,眼中透出父親的慈愛,唇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而對於這位從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參與的親生父親,晏長清原本以為自己會有怨恨會有不滿,可當第一眼相見,看到他鬢邊斑斑的白發,看到他眼中布滿的血絲,幾乎張口便喊了一聲爹,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這一跪,不是臣子對於君王的那種跪拜,而是滿含了一個兒子對於父親的那種孺慕之情。

然而上天並沒有留給這對剛剛相認的父子多少時間,皇帝命人擬旨,冊封晏長清為太子,待他百年之後便繼承皇位,由永寧王賀淩雲和定國公郎安世從旁輔佐,更是加封賀淩雲為攝政王,在太子年滿弱冠正式親政前,代為打理朝政。

交代完這些後,這位開國君王便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至死依舊保持著端坐的姿勢,身軀已亡,風骨不滅。

今日這樣的大場麵,幾位主要演員都在,陳導和高導也一起上陣了。兩位導演仔仔細細地給演員們講戲,正式拍攝前又反複走位,確保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

然後趙舍予就明白了之前a組那邊為何進度拖得那麼慢了。

這是趙舍予第一次和蕭燚同場演戲,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了他真實的水平。

怎麼說呢,憑心而論,做為一個非科班出身沒學過表演的偶像歌手而言,蕭燚的演技並不是很沒救的那種,起碼不是癱著一張臉機械背台詞,也不是搖頭晃腦五官亂飛,他的問題在於沒有代入角色,他向彆人傳達的是自己在演這個角色,而不是讓人相信他就是這個角色。還有就是台詞不過關,對角色的演繹也影響不小。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晚上有演出的緣故,他有點興奮過頭了,偏偏今日要拍的戲整體基調悲傷為主,他怎麼都沉浸不到那種情緒裡。

趙舍予又想到那日宋和彥說過的一句話,叫他如果可以的話就帶帶蕭燚。在這個一次又一次陪著蕭燚NG的時刻,他真的有點想了,隻是他也沒強到可以一秒帶彆人入戲的地步。

好在蕭燚的態度是積極的,演技青澀是真的,這點他自己都承認,但起碼肯賣力,也能聽得進彆人的意見。現場兩位導演,陳導就跟個彌勒佛似的,從頭到尾笑眯眯,一邊說不錯不錯,一邊指出你的問題,然後再來一遍,高導性子急,偶爾氣到直接爆粗口,不過會給演員親自示範這段該怎麼演那段怎麼樣效果更好。

趙舍予以前當群演時跑過不少劇組,大多數偶像劇導演都是得過且過,尤其是有大流量在的劇組,導演甚至還得把人捧著供著,像陳導高導這樣認真負責的真挺少見。趙舍予猜想因為這是小葉總第一部轉幕後的作品,所以特意囑咐過導演一定要嚴格要求,哪怕拖了進度也要保證質量。

難得蕭燚也能全力配合,被兩位導演這麼磋磨來磋磨去的,居然沒有發脾氣,而且趙舍予看得出他還是有悟性的,雖然因為基礎差接收慢,但還是能夠吸收導演和其他前輩演員教的東西,偶爾還會有靈光乍現的時候,導演都會忍不住誇他,這小子得意到尾巴快要翹到天上去了。

所以還是有收獲的,雖然拍到了下午兩點也隻完成了四鏡。蕭燚還有演出,提前請了假,隻等導演說一句今天就到這兒了,妝也沒卸衣服也沒換,坐上他的保姆車,就一溜煙地跑沒影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