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九跟隨段潁川前往八錄齋,這是平日段潁川等人上理論課的地方。
貴人們的書童都留在門口,噤若寒蟬,隨時待命。
小九特意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不顯眼卻很方便觀察屋內情況。
“哎,在這外麵守著多無聊啊,不如看看他們怎麼上課,至少有點樂趣。”小九平時便靠“偷窺”來打發這守門時光。
這所太學又名文正書院,乃政和元年為當時知名學者程文正所建,至今乃一百六十三年。朝代更迭,帝位改姓,眾位豪傑雖是馬背上爭天下,卻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都很默契的沒去動這所太學,它因此一直被保留下來。
無數名人都於太學任教,從太學出來的學子也不少後來成為了世間大家,太學可謂名揚四海。
但不是誰都有機會入太學讀書,當今嘉陵,隻有王孫貴族的後代才有這個權利,其他平民出身的人隻能另擇書院。所以,太學裡讀書的這群人,可謂皆是天之驕子。
但他們一樣有分優劣,根據平時夫子打分和考試成績總體排名分為甲,乙,丙,丁四等,劃分為四個班教學。
各個班的學子待遇雖一樣,但嘉陵重視教育,即使出身寒門,若文武兼濟,品行兼優便會得到人們的尊崇;反之,如果是個草包莽夫,即使家世再顯赫也不能得到彆人真正的尊重。
太學學子也不例外,大家都會以進入甲班為榮。
為了督促學子學習上進,每個班的人不是固定不變的,每個學期都會重新考核劃分。
每個班的課程安排時間,作息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班的人除非特意邀約,否則也鮮少會麵。
小九小心偷看著這屋內讀書的這群少年們,“嘖嘖——穿越的好處這不體現出來了!上輩子自己非常喜歡看小說,尤其是古言,書中無論男主女主,男配女配一個個大都是顏值非常高的人。”
看著這滿屋子的靚男俊女,小九心中感歎:古書真是誠不欺我啊!
屋內有四列書桌,段潁川坐在第二列第一個,他雖性子溫和儒雅,坐姿卻清鬱矜貴,透露出幾分清冷疏離感。
坐於段潁川後麵的男子名叫宋九言,乃當朝大司馬之獨子。氣質不凡,劍眉星眼,玉樹臨風,堪稱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若段潁川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上謫仙,則宋九思便是舉世難得的人間客!
坐在段潁川旁邊那少年也不錯,最突出的是他的一雙桃花眼,微微上揚,似笑非笑,整個人顯得倜儻不羈。其身份也十分貴重,乃當今皇上的同胞弟弟,備受寵愛,今年也不過十八,是當朝最小的王爺。
小九有點害怕他,他與自家世子爺交好,為人放蕩不羈,尤其愛玩,自己因是段潁川的隨從,與他也常常碰麵,被他捉弄過好幾回。
金陵女子地位頗高,且民俗開放,因此男子和女子混合在一起讀書,中間連屏障也未設。
眾多女子,最優秀的當屬太傅之女李嶼茉。她乃京城第一才女,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琴棋書畫也為個中翹楚。
更為優秀的是,李嶼茉同時也是京城第一美人,豆蔻年華,美豔絕倫。其指如蔥根,口含朱丹,榮曜秋菊,華茂春鬆,引得金陵無數才子為之折腰。
妹妹轉過來,轉過來~小九心裡祈禱,她一個女人也沉迷在李嶼茉的美色無法自拔中,隻看側臉還覺不過癮,希望李嶼茉可以微微轉過頭來。
“哎,好看人這麼多,小九看夠李嶼茉後,想著下一個該‘寵幸’誰呢?真是看都看不過來,快樂的煩惱誰能懂呀~”
小九看似在放空,眼神卻不動聲色地掠過每一個顏值高的人,頗覺自己體會了把帝王晚上選妃嬪侍寢不知翻誰的綠牌子的苦惱。
她沉浸在這“快樂”當中,此時她正偷看著宋九言,眼角餘光卻不經意察覺到有一人正在盯著她。
我天~不會吧?被人發現了?小九冷汗冒出,小心翼翼地看過去,心想:自己的眼神應該……很正直,不露骨吧?
這道目光不是來自屋內的人,而是屋外。
八錄齋不遠處種著一棵海棠樹,小九察覺茂密枝乾後似乎站著一個人,正透過枝葉間隙盯著自己。
那人好像也發覺到小九的察覺,但也未移開目光,反而手上一揚。
小九眼中瞬間劃過一抹藍色。
明白了,小九心領神會,那是她與葉靜恬商量的暗號,那站在海棠樹後的人是她,應該還有她的書童(侍女)冬禧,隻是被樹枝完全擋住了,因此以為隻有一人。
葉靜恬是當朝郡主,是乙班的同學,小九隻是世子身旁的小書童,本與她不會有交集,但是嗎……
她眼神小心環繞四周,發現無人注意到她,接著便快速向葉靜恬眨了眨眼,表示事情已安排妥當,可以著手實施了,又悄悄握緊拳頭,隻伸出小拇指,意思是今天老地方見。
……
“你們誰來說說君子立世當如何啊?”夫子悠悠問道。
“君子有所謂為,有所不為,光明磊落,不憂不懼。”宋九思首先站起來拱手回道。
“不錯,說得對。”夫子讚同地點點頭。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李嶼茉施施然回道。
“哈哈~這個見解好,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啊。”夫子看著李嶼茉的眼中充滿欣慰。
……
小九在窗外聽著他們的言論,也不禁為他們的境界感到敬佩。不過,敬佩歸敬佩,小九我還是願意當個俗人,聖人還是他們來當吧,對自己來講,搞錢才是正道。啊~錢,我要小錢錢。
這邊小九幻想著自己有錢後要乾嘛乾嘛,那邊學子們的發言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砰——”
此時屋內段潁川正在發言,忽被一聲巨響打斷。
這響聲真是震耳欲聾!引得屋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聲源望去,也站在屋外待命的書童們都一起偏頭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