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不多放下了,差不多要走出來了,璐璐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嗎?很多事情包括。
今天跟朋友聊天,說起畢業那會兒有綠色通道可以入編,有個編製是高中語文老師,但是當時我放棄了,來到了這個民辦的本科,成為一名現代文學老師。
我現在每天接觸的都是我當初看過的書。
好像這輩子都逃不開自己的宿命,因為原生家庭缺愛,因為對父母的憎恨學習英語想去國外,最後我到了國外還是找不到心中的寄托。
缺愛長胖,當年在17年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喜歡過一個帶我減肥的男生,隻因為他對我說過一句,珊珊如果你瘦下來了,肯定會很好看。
就為這一句話,我從90公斤到60公斤,並且喜歡了他整整4年。
當然,後來他去上海工作了,我隻是每天寫很多的日記,最近學何其芳的獨語散文,還有蕭紅的不被愛的一生。
似乎在文學的世界裡麵治愈了我自己。好像在這些文人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女性作家不被愛的一生,原生家庭對他們造成的傷痛,沒有人可以幸免,包括她們筆下的人物。
我還以為我這種曾經對一個人的哪一種癡迷,還會延續下去,但還好這一次我隻用了半年就放下了。
你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放棄了那份工作,也許現在想想會很後悔,但是那個時候我是真的找不到我活下去的理由,曾經跟朋友聊起這個事情,朋友們都很不能夠理解。
他們沒有辦法理解一個缺愛的人,內心的那種缺失感,我曾經尋尋覓覓,包括我曾經努力考上大學的動力,我學英語學對漢語,這些動力都隻是因為。怨恨我的父母,因為計劃生育這件事情把我給拋棄了,到頭來弄清真相的時候,回頭看覺得何其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