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 進宮(2 / 2)

全公公正喝著茶,萬萬沒想到公主是跟著一塊進宮,啪的一聲跪在地上,誰不知道當今聖上現共有五個子女,當年七王叛亂,就死了四個女兒,僅剩的一個女兒,又是皇後生的,那更是當個心肝寶貝的在充。

公主瞧了眼,見是全公公,這公公也是她母後身邊的親信收養的義子,便溫和了幾分:“公公快起,彆耽擱了時間,我也有些許日子沒進宮了,今兒趁機蹭個馬車進宮,給母後一個驚喜。”

全公公心裡卻搖搖頭,驚喜不驚喜,他可不知道,謝了聲站起來,露出標準的笑容,嘴上說著,“誒,公主這邊請。”

此時街上已經有了些叫賣聲,清漪緊緊抓著手上的白帕子。

戚菡一早就看到清漪手裡抓著的東西,便出聲問道。

清漪一聽臉咻的紅了,低著頭回道:“是你大哥給我的桂花糕。”

戚菡一聽就樂了,抓著戚菡的手道:“哥可真有意思,小時候給我塞紅豆糕,這會卻給嫂嫂塞桂花糕。”

“你這小丫頭,那還不是你愛吃紅豆糕嗎?”公主聽了,點了點戚菡的眉心,又笑著對清漪道,“餓了就吃吧。”

清漪聽了更不好意思了,說:“世子讓我在家喝了粥才出門的。”

公主愣了一會,點了點頭:“是他做事的風格!”接著又笑著說起了戚毅小時候入宮的事情:“毅兒十歲以前進宮就不帶怕的,他那進了皇宮,比皇子皇孫還要皮,在整個皇宮裡轉悠。也就是後頭到太學裡學習,這才有些收斂,不過依舊是個小霸王。”

清漪聽了,更是對戚毅為何在市井裡傳出小霸王、混世魔王的名聲明白了幾分,同時又對戚毅又敬佩了幾分。

公主瞧見了清漪眼神中的變化,不在出聲,拍了拍戚菡的手,閉目養神起來。

因有公主和郡主一塊,王嬤嬤便沒有跟著進宮,畢竟是府裡的一把手,公主都進宮了,府裡需要有個管事的,隨行跟著的也就是公主和郡主身邊的丫鬟,至於清漪則沒有帶,畢竟她都禮儀還沒有學好,更彆提何嬤嬤和春桃等人了。

馬車在宮門前停了下來,聽了外頭傳來全公公請她們下馬車的聲音,清漪連忙將桂花糕收好,先是在丫鬟婆子的幫助下了馬車,接著又扶著公主下車。

下了馬車,又上了軟轎,清漪一路上低頭垂眸不語,謹記戚毅說的話。

轎子緊貼著宮牆走,走了一段路後,下了轎子,來到一處圓月拱門前,門上纏繞著薔薇花,此時正開得嬌豔無比,令人無法忽視。

清漪也不知道此處是什麼地方,緊跟著公主身後,走過曲曲折折的鵝卵石小路,一路上各色花卉仍在爭妍鬥豔,還有些許反季節的花卉,每一處景致都足以讓人停下腳步觀賞。

可清漪卻萬萬不敢,亦步亦趨地跟在公主身後,而戚菡則不一會便落下一段距離,但很快又跟了上來,偶爾遇到幾個宮女,宮女都低著頭,福身避讓。

很快,一行人來到了一處宮殿門口,清漪清晰感覺到這裡應該就是目的地了,門口還有守衛的人員,耳邊也傳來公主的聲音。

“行了,通報些什麼,退下吧。”

這聲音聽在清漪耳朵裡,感覺這聲音有幾分失真,說不是公主的嗓音,卻又是,隻不過是多了幾分嬌縱和威嚴。

清漪這時候更清楚的意識到哪怕公主嫁人了,也是皇家的人,身上自然有那一份尊貴。

她更是集中注意力往前走,又遇到了幾雙繡花鞋,公主擺了擺衣袖,人都福身不語。

快到門的時候,公主忽然開嗓,嬌縱更多了幾分,還帶著笑意:“母後,芊兒來找您討杯茶喝了。”

皇後一聽這聲音,臉上立刻綻開笑顏,想要起身,卻又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坐了回去,端坐在位置上,端起茶喝了起來,可餘光去看向笑得恣意的公主。

公主走上前幾步,忽然又停了下來,往後走了幾步,拉住清漪,快步向前,清漪也邁著小碎步跟上前。

“母後,又聽說你要看外孫媳婦,我便一塊帶進來了。”公主說著,又朝清漪說道,“還不快參見皇後娘娘。”

清漪依著王嬤嬤所教,跪在地上:“妾身林氏參見皇後娘娘。”

皇後抿著唇,瞪了眼公主,也明白了什麼。

這時,戚菡也走了進來,拜道:“菡兒參見外祖母。”

皇後娘娘一見戚菡就樂了,這可是她孫兒裡麵唯一的女孩,忙喊道快起來,過來讓祖母瞧瞧。

公主見了,笑道:“清漪,你這就錯了,還沒想明白嗎?為什麼母後不讓你起來,我喊母後,菡兒喊外祖母,你該怎麼說呢?”說著上前蹲下身,戳了戳清漪的臉道:“毅兒教了你那麼多,你還是像個木頭腦袋似的。”

皇後聽了這話,更加明白了,這話裡的意思是全都認可清漪入門了,二是說林清漪沒那麼些個彎彎道道,可是人嘛,她還是要親自試探的。

“行了,起來吧!”皇後放下茶,又道:“抬起頭讓我看看。”

清漪順勢起身,抬頭垂眸,眼睫毛微微顫動。

皇後看了一會點評道:“五官端正,還是個不錯,好好與毅兒過日子吧!”說著就讓人上前來坐著。

公主勾起唇角,母後驗人,彆有一番方法——葉子牌。

果然,詢問了清漪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不一會就喊人準備葉子牌,招呼著三人便打起了葉子牌。

“會打牌吧?”皇後斜眼看著清漪。

“回皇後娘娘的話,妾身學過。”清漪知道這話肯定是問她的,想著戚毅教的話術立馬回了,雖說公主讓她稱呼外祖母,可是皇後可沒有同意呢。

皇後娘娘聽了這話,總覺得得哪裡不對勁,從一開始就是“回皇後娘娘的話,妾身咋咋咋的”,這孩子該不會是個死心眼的吧?真是個榆木腦袋?行了先打牌再說。

一輪牌打下來,皇後娘娘有些懷疑了,又打了幾輪下來,已經確定了,但是她打了很開心,對待清漪的態度也溫和了許多,抓著人一直打牌,又懟公主道:“這麼有意思的人兒,你怎麼不早帶進來呢?”

公主忙解釋道:“毅兒不放人呢。”

皇後認可的點了點頭,說:“那倒是,那個小霸王認定的東西,就沒有人能從他嘴裡要出來的。”

公主聽了這話也不接。

皇後打了會牌也乏了,放下葉子牌道:“過些日子讓毅兒帶著清漪再進宮來一趟,我今兒急匆匆把人招進來,他怕是鬨了,清漪這滿口的回話怕就是那猴兒教的。到時候來,我給他賠禮道歉。硬生生拆散人家新婚夫妻,進來陪我這個老太太玩。”

打牌的時候,這清漪也不忘按那格式說話,聽著耳疼,不過這倒是個傻的不會拆牌,被她指點一二倒是會打牌,跟這樣的傻姑娘玩牌有意思,輸了還傻乎乎地看著你,好不容易贏了一回,更是不知所措,眼裡透露著怎麼就贏了呢。

公主捂嘴笑道:“哪有您這樣的說法,外孫媳婦進來陪你也是應該的,隻是毅兒也剛醒,清漪陪在身旁倒是少了些悶,兩人倒是極為相陪,正是天生一對。左右不過一日,您回頭賞些玩意讓清漪待會去,毅兒定是覺得清漪是進宮來代他陪您,順帶領著賞的回去。”

皇後笑著打著公主,嘴裡嚷嚷道:“你這輩子來尋仇的不是,見天的想從我手裡剝些玩意回去。”嘴上這麼說著,卻招呼著親信去庫房裡尋些最近新得的東珠、綢緞、首飾回頭送到鎮國公府上。

另命人擺宴,說了幾道公主、戚菡喜歡吃的菜肴,停頓了會,又扭頭看向清漪:“清漪,你有些什麼愛吃的?一並說了,讓禦廚們去做。”

這過去大半日的功夫了,清漪也了解到了這皇後對她並非一開始那樣不待見,卻也知道要時刻守著分寸,便道:“回皇後娘娘的話,妾身謝過皇後娘,妾身喜好的菜,娘娘都已經說了。”

皇後微微一愣,無奈搖搖頭,拉過清漪的手,道:“你這丫頭,彆和外祖母生分了,彆儘聽你那夫君說的話,你這回話,聽得我耳疼。”

戚菡聽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外祖母,清漪是商戶人家出身,剛入宮,自然是不敢亂說話。兄長與嫂嫂日日相處,兄長的話,嫂嫂豈會不聽?”

皇後拍了拍清漪的手,道:“慢慢來便是,清漪你直接喚本宮一聲外祖母。”

清漪低著頭,朱唇輕啟:“外祖母。”

“誒!”皇後笑眯眯地看著清漪,道,“你這性子按理來說弱了些,不過配毅兒那剛剛好。隨本宮到外頭走走。”

清漪低頭應了聲。

公主聽到皇後自稱本宮,應是有些話要敲打清漪,她也不便再去,也就笑著說:“母後,兒臣有些乏了,菡兒也是,就不去外頭了,能否讓兒臣去偏殿歇會?”

皇後裝作惱了瞪了公主一眼,道:“還說是進來陪我呢?你這是進來討床睡得?鎮國公還不讓你睡了?”

公主一聽這話,嬌嗔地看了皇後一眼,說:“母後,你這話讓旁人聽了去,該怎麼看我?”

皇後挑了挑眉,道:“這話怎麼了?”當她是沒看到那脖子上撲了粉的痕跡嗎?說著卻又喚來人伺候公主去偏殿眯一會。

公主一聽這話,也知道皇後定是瞧見了什麼,又見皇後如此心口不一,笑眯眯地跟皇後告退。

卻說清漪小心扶著皇後來到外頭的花園,皇後不出聲,清漪也不敢出聲。

就在要打道回府的時候,皇後停下腳步,在一側石凳下坐了下來,揮退了兩側的侍從,道:“我本是想給毅兒討個世家大族的子女,可如今見了你,忽然想明了些事,世子娶了你,也沒什麼不好,今後若非我所允許,莫要再進宮。世家大族裡的宴會邀請,你也儘可以不去,一時免了你的不適,其次也是為了鎮國公府好。”

清漪雖不太明白為何如此,卻也知曉要跪下謝恩,可皇後卻偏生拉著清漪道:“你定是覺得有些不明白,不過你回去且跟毅兒一說,便是明白了。本宮還是欣喜這次宣你進宮的,本是想問你那代嫁的事,你娘家分家的事,不過見了你,有些事情倒是想通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清漪雖說有幾分聰慧,可在皇後等人物麵前,腦子便是不夠用了,隻能點了點頭。

皇後卻突然戳了戳清漪的臉,露出個笑:“你在毅兒麵前也是這樣?總是低垂頭,不敢出聲。總是說回世子妃話,妾身如何?”

本是緊張的清漪,一下紅了臉,囁嚅道:“不是。”

皇後也明白這不過都是因為她的身份,在她還未成為皇後時,也是有許多人親近她,她也沒有現在這副不可侵犯、高貴的模樣,見了清漪方才想起方麵的自己。

清漪試探的抬起頭,羞澀地問道:“外祖母可吃桂花糕?”

皇後望著清漪那小鹿般的眼神,捏了捏她的臉,問:“怎麼?要給我做?”

清漪立即搖了搖頭,從懷裡拿出白帕子道:“夫君給我準備的。”

皇後見了搖了搖頭,這孩子可真實在啊,還偷偷藏了糕點,不過這怕也是毅兒那小霸王塞給清漣分。

看著清漪這般可愛的模樣,皇後不禁失了神,仿佛看到了十四五歲時偷偷吃糕點的自己,回過神道:“快收起來吧。”

清漪眨了眨眼睛,靦腆的笑了笑,收了起來。

待公主醒來後,瞧見了皇後與清漪之間親近了幾分,笑了笑,自在地讓人布菜吃食,好生自在。

皇後精神足的很,吃了午飯,又拉著人玩起了馬吊,直到宮人在旁邊提醒,才放了人,又賞賜了好些東西,派於嬤嬤出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