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黎景斌的小動作(1 / 2)

博濤基金飯堂。

公關總監此刻有點懵逼。

這幫基金經理大爺們,不是恨不得他們公關部彆給安排活兒嗎?

咋黎經理突然這麼積極!

嚇得他趕緊解釋了一番合作需要的商務流程比較長,領導們審批需要時間雲雲。

黎景斌聽後,猶豫了片刻說:“其實現在市場在磨盤,這個期間剛好我有點時間可以去配合您。再往後拖,可就不好協調時間了呀。我也是特彆想配合您的工作,您看要不然我跟上麵提一下,咱們加快審批?”

為了不顯得那麼突兀,黎景斌又給自己補充了理由:“好歹是公關部層層比稿選出的供應商,質量肯定是信得過的。而且我個人也覺得這次的提案比較有意思。”

公關總監連連答應,難得有願意配合的基金經理,這可是他平時求爺爺告奶奶也找不到的機會,而且還是整個博濤名氣最大的新生代基金經理。

公關總監連忙保證自己一定會加快催促領導們審批流程。

然而他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黎景斌。

他隻需在領導辦公室門口轉一轉,卡了公關總監很久的流程在周一下午就自動完成了審批。

公關總監看著審批上的領導們,仿佛都變了個樣子似的,就連平時一個審批能拖半個月的一把手,也在短時間內批複了流程。

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公關總監覺得自己的白頭發白長了,以往他為了審批流程他受了多少委屈,嗚嗚嗚~

周一晚上,倪原就接收到了消息,博濤基金要他和南思公關的人第二天過去開會,商量下節目的啟動。

合同落定!

倪原心裡默默地道了個歉:原來那個190的基金經理沒有公報私仇,自己之前居然還懷疑人家。

次日,博濤基金那高大上的會議室裡,倪原坐在上次的座位上,有種記憶複刻的感覺。

他們每一個人的位置都和上次一樣,除了會議室裡臨時多出的人——黎景斌。

當然,黎景斌的理由很正當,要深入節目製作環節,提供投資領域的專業建議。

公關總監關掉會議室的燈,打開投屏。

他的白頭發又多了幾根,項目突然變得這麼趕,他也很慌的啊,昨晚一直陪著南思公關熬夜等方案。

前麵的策劃部分,倪原都沒有啥意見,就是覺得這金融精英們果然是高人力成本行業,最寶貴最有價值的就是人,而人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方案裡把時間安排得很緊湊。

算下來,大半個月的時間,要跑完十家公司。而且為了測試傳播效果,第一周內就要把第一期視頻推出去。

不過,金主發話了,倪原自然也沒有話說。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備選的調研公司。”栗晴小姐姐見前麵的介紹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準備進入下一個議題。

“這裡我來說吧。”公關總監也想表現一下自己。

他的這頁屏幕上都是一些科技、人工智能方麵的公司。正所謂投其所好,他可研究了一下黎經理的投資偏好,最擅長科技板塊了。

然而,他馬上就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考慮到節目效果,我覺得可以加入一些消費類型的公司。”黎景斌不動聲色地提議。

“啊對對對,”公關總監連忙捧場,“基民們一直在講喝酒吃藥,我們可以去酒企做調研,而且體驗一下釀酒的過程,也很有可看性。”

拍馬屁?他可是專業的!

“我的意思是——”黎景斌頓了頓,“比如一些服裝、鞋子、包包啊,這類公司跟普通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然也還有調味品、零食預製菜等最近比較熱的賽道,都可以作為備選嘛。我們也不可能隻考慮愛喝酒的男性基民,還應考慮女性基民。”黎景斌默默地在收尾時又往想要的方向帶一帶,就看這個公關總監和公關公司的人夠不夠聰明了,反正他的意思已經表露的很明顯了吧?

公關總監:……

他不懂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偏好也變來變去的,害他白做功課了。

倪原不置可否,人家邏輯自洽,而且他隻懂做內容,不懂營銷上的事情。

好像是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動似的,倪原沒想到第一家調研的對象就是老媽的公司守護鞋業。

倪原的口風很緊,而且他也不喜歡跟彆人炫耀自己的家境,所以即便是汪海洋跟他大學同學四年,也隻是在前陣子才知道倪原原來有個當演員的老爸。

之前每次被問到,倪原都隻會說父親在文化圈,母親做點小生意。

所以,作為商務的汪海洋,並不知道倪原與守護鞋業的關係。而博濤基金公關部也給出了選它做第一家調研對象的理由——同在杭城,方便啟動。

這也導致倪原接到的並不是征詢意見,而是已經被汪海洋給做主答應下來的事後通知。

調研時間竟然就定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