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徐有儀剛掛斷一個工作電話……(1 / 2)

有淨 瘀覦嶼遇 3202 字 10個月前

徐有儀剛掛斷一個工作電話,今天是禮拜五,薑淨用她書房的電腦上網課,。

電話鈴聲剛響起開頭兒,小孩兒立馬把網課調成靜音,到處翻找耳機。

徐有儀看著她躡手躡腳,努力不發出聲音的嚴肅樣子,有點想笑。

薑淨輕輕地闔上書桌的抽屜,她不是在找耳機,是在找平板電腦。抱起自己的教科書和文具,想要出去,伸手要關掉電腦上的頁麵,卻被徐有儀攔住。

徐有儀不顧電話,直接出聲:“不用出去。”

薑淨“哦”了一聲,縮回手,隻是把耳機帶上。

今天是工作日,雖然居家辦公,但徐有儀也不是沒有工作,隻是起床後看到薑淨用書摞支著平板上課,弓背縮頸的樣子,就叫她用自己書房上課。

薑淨自來都是有分寸的,居家辦公教學以來,無論有多不方便,也從不給她添麻煩。隻是跟她說要用卡買些雜物。

薑淨向來如此,就算給了她自己的副卡,她每花一筆錢,大到學費衣物,小到咖啡文具,大大小小,都跟她說清用途。

徐有儀看著戴著耳機,忙著記筆記的小姑娘,想,薑淨的名字可真的適合她,乾淨。

薑淨和徐有儀是正兒八經簽了合約的,期限是兩年,協議上注明甲方向乙方提供每周三千元人民幣的報酬,並承擔乙方協議存續期間的學費以及衣食住行等一切產生的費用。

協議存續期間所有贈予物甲方不得索回。

甲方不得乾預乙方學業與正常交友。

乙方需要承擔的隻有一項條款,給予甲方陪伴。

薑淨簽上自己大名兒的時候,隻覺得這個富婆可真會做人,書麵上的東西寫得給足了自己麵子。

說不好聽了,她們倆就是交易,她拿自己換錢,為了上學,為了生活,人家拿錢換人,像養個雀兒,討自己高興,花錢買開心。

徐有儀給薑淨轉學之前,她在市一中念高一。她是全市第四的成績考進來的,拿了獎學金和福利部門給的救濟金勉強度日。

隻有一套校服,印染校訓的地方洗得發白。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饅頭,吃打飯阿姨好心給的鹹菜。所有的課餘時間都拿來打工,兼職。她不跟任何人打交道,任憑學生們有意無意的竊竊私語和另眼相待。

第二個學期,從全校第四,掉到五百三十一名。

班主任李佩是個中年婦女,孩子在國外留學,最看不得小姑娘麵黃肌瘦。

她不僅同情心泛濫,還想象力豐富,總覺得薑淨交上來的錢費,皺皺巴巴,像是在汗水和淚水裡擰乾來的,唏噓不已。老是替她墊個班費,印刷費,卷子錢伍的。有什麼獎助政策,也頭一個想著她。

於是徐有儀手下的文具公司給一中捐款捐書捐文具的第一個名額,就到了薑淨頭上。

地方報紙頭版就是徐有儀和把捐款舉在胸前的薑淨合照。

薑淨以為這就是“她和徐有儀的第一次交集”。

可這不是徐有儀的。

徐有儀剛應酬完,喝了一點兒酒,微有醉意。

是她自己願意喝的,以她婆家的身份身價兒,在本市還是沒人要她作陪的。

下午丈夫打來電話,說給她訂了機票過去過聖誕節。說起兒子的近況雲雲。徐有儀隻是敷衍,答不忙就過去過節。

張敬彥也知她在應付自己,也並無甚感受,兩人沒什麼感情。自己決意從事藝術,家裡的產業無人接手。父母便提出條件,要他娶位能打理生意的妻子,不要讓生意流落他人之手便好。

用婚姻換理想,他覺得合算,就應下了。

彼時徐有儀家裡要擴大產業,他家裡又是這樣的光景。

過河碰上擺渡的。

和妻子結婚二十載,隻說相敬如賓。

結婚第二年,兩家人都催得急,兩人合計,便做了試管嬰兒,有了兒子。

徐有儀經營一大家子生計不容易,張敬彥體諒她,就把調皮的兒子放在身邊,現學商科。

隻是為了給外人看,總還是要做樣子。

徐有儀並不醉,隻喝了兩杯紅酒。隻是熱氣開得足,蒸騰著酒氣,有些上頭。

她叫司機把自己放在路邊走走。

看到便利店,就想著去買個冰飲。

天色並不很晚,但這家店開在學校附近,開學,便生意紅火,像今天一樣趕上放假,便門可羅雀。

店裡沒什麼人,徐有儀從冷櫃拿了冰啤酒,回頭看見收銀的小姑娘低著頭,正在擦關東煮玻璃罩上的水痕。

小孩兒戴著口罩,口罩後的眼睛沒有多亮,從頭套裡掉出來的發絲也不算柔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