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個人說過林風這名字像給男孩子的,其實這本來就是她父母給男孩子的名字,不料生出來的卻是一個女孩。林風的父母在她三歲的時候出了一場車禍,雙雙去世,留下林風被外婆養大。本來她對自己的父母完全沒有印象了,但從這個名字來看,林風想,她的父母也許有點重男輕女。
林風一直在村裡上學,那個村真的很小,後來,村裡麵即使有了新的孩童誕生,也不足以湊齊村學校的幼兒班級了。林風是留在村裡麵讀書最小的那一批小孩兒,她上到小學,幼兒園就倒閉了,以後她小學每升一級,村小就少一年級的學生。她的班級隻有六個人,一個男生五個女生。平時課本的東西也還是有老師教,但是像音樂課,電腦課,美術之類的,就基本自由活動了。
學校裡有一片白果樹,文化課之外的時間,老師們會和他們一起打打白果,摘一摘中午食堂要做的菜,冬天還會帶著去學校北麵那個凍住的小水塘“溜冰”玩。
那個時候她們那六個小孩天天玩在一起,挖個土坑加水攪泥土做“巧克力”;每個人偷拿紅薯去秘密基地架火烤,引得農忙割麥子的家長們遠遠看到火光狠狠嚇一跳;爬到平房上用磚頭搭堡壘;玩彈珠玩陀螺等等。在這樣的環境裡,林風的外婆居然發現了林風身上與這個小村格格不入的天賦—繪畫。
林風第一次握畫筆是小學三年級,老師說要他們每個人畫一幅畫,貼在教室裡。林風對外婆說了這件事,外婆居然給她買來了水彩和筆刷。其實林風是想拿她的鉛筆畫一顆白果樹,事實上,其它五個小孩都是這麼做的。不過有了水彩之後,林風決定不畫綠油油的樹了,她畫了家裡的那隻白底橘點貓。那可真的是一隻野性十足的橘貓,偷吃鄰居家養的雞,外婆不忍心將它打死,於是在淩晨四點天還沒亮的時候把肥貓裝進麻袋,接著又蹬著很久的三輪,把麻袋扔到了很遠的地方。林風記得那天外婆回到家已經中午了。可是那隻貓在好幾天後又神奇地回來了,依舊還是那麼肥胖,不過經曆了被“拋棄”之後,它終於不偷雞吃了,學會了乖乖給這個家抓老鼠。那幅畫畫雖然畫得不很像,但一副彩色油彩畫在其它五幅抽象鉛筆畫的襯托下顯得好看多了。
林風覺得,外婆就是因為看見了教室裡那幾幅畫,再加上親情濾鏡,才會慧眼獨具送她去上繪畫班。
也是在那裡,她認識了顧薪雨。
繪畫班開在城鎮,離小村子很遠,於是五年級那個暑假外婆帶著林風住進了她的父母之前住過房子。那是一個帶小院子的二層小房,和村裡的家比起來要大一些,但是林風卻覺得這個地方很小,因為她隻能在圈住的院子裡玩耍了,沒有可以爬的白果樹,也沒人陪她挖土坑了。因為這些,小林風每天上繪畫課都苦著一張臉。
儘管林風沒什麼熱情,但出乎意料的上了一段時間的課,老師便開始誇她了。她麵上沒有表情,心裡想著老師的誇獎能不能和外婆換獎勵,至於獎勵,就要讓她回去好了。
這個班上所有人都比她大,她們對林風有的好奇,有的不關心,總之,沒有一個能和她做朋友,林風實在感到很孤單。
畫室在一樓,窗外圍了一圈矮磚當作花壇栽了些樹,大概是因為栽了很多年的緣故,樹木長得太大太高了,根係把土頂起來,花壇也變得有些歪歪扭扭。花壇裡麵還有些花,好像是月季還有一些迎春花六月雪之類的。林風每次到這裡都是夏天,沒見過這裡的迎春花開,但是她讀的那個小學校,也栽了這些花,不同於這邊植物自由生長無人打理,學校裡老師們會經常照料那些花。果然,她還是不喜歡這裡,林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