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設定章 再見張培安教授……(2 / 2)

結果還真不是。

據張培安的解釋,第一次共鳴引動的幻元粒子其實是來自外太空,並不是地球內部環境存在的那些。

明昭有點懵。

地球之外的幻元粒子濃度比地球上要高的很多,將幻元粒子比作水分子,地球範圍內的幻元粒子濃度和空氣濕度沒有什麼區彆,但是地球之外,那就是一片汪洋。

明昭有點好奇,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是什麼在保護地球?難道是大氣層?

結果張教授給了明昭一個離譜但好像又非常科學的答案:地球生命集體無意識精神力漫射屏障。

因為地球所有生物的集體潛意識精神漫射,編織了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屏障,阻擋了幻元粒子對地球的直接侵蝕和衝擊。

而人類雖然是這道牆最主要的屏障組成部分,但是卻遠不及億萬普通生靈的精神力穩固。

人類的思維太過複雜和活躍了!

正如精密高效的儀器,需要細心養護,活躍複雜的人類思維強大絢麗但有時候也很容易被擊潰。

“共鳴者與其說是共鳴,不如說是精神崩潰。”說道這裡,教授看了看明昭,補充了一句,“大部分是。總之,就是一個人精神失守,像是堤壩上出現了一塊鬆動的磚石,水流怎麼可能不乘虛而入,尋縫滲透進來呢?”

明昭不知道為什麼聽著有點心虛,有種自己好像從國之棟梁變成了世界級彆的蠹蟲。

“這樣說得話,每個幻元能力者不都是潛在危險因素嗎?”

張培安笑道:“人又不是真的磚石,精神崩潰難道就不能恢複了嗎?如果不能恢複,怕是世界上九成的人都是瘋子了。正如,堤岸鬆動的磚石需要人工修葺,精神力恢複也是對這道屏障最好的修複。而且不僅新修葺的磚石往往比老舊的更為牢固,人類中出現的幻元能力者自身對幻元粒子的掌控和需求也是抑製幻元粒子濃度過快上漲的一種途徑,也為我們對幻元粒子的了解和分析提供了不少科研素材。”

明昭點點頭若有所得。

不過,她又有些好奇,有沒有精神崩潰沒有成功恢複的?

張教授點頭,好像想起了什麼有點心有餘悸。

沒有成功恢複隻有兩個結果,白癡或者腦死亡。

其實還有一個情況恢複了,但是精神錯亂。

現如今,幻元粒子潮汐對地球還算是溫柔的,精神錯亂的例子還不算多,所以暫且沒有人重視。

其實如果認真仔細已經前後心理對比的話,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變化,但是又不夠明顯,甚至在有了幻元能力後,這種變化又好像非常合理的一件事情。

明昭有點被嚇到。

張培安感慨道:“我們要感謝精神力的韌性,這些家夥的失敗不會導致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出現超級幻元粒子風暴的災難,讓我們的世界早早就遭受幻元粒子潮汐的衝擊。”

精神力失守會招致宇宙之外的幻元粒子流的衝擊,精神力不夠強大的人是很容易變成白癡的,甚至直接腦死亡。

這些共鳴失敗者其實可以說得上是真正抵禦幻元粒子潮汐衝擊的成功者,而共鳴者本身反而算得上失敗者。

而某種意義上,共鳴者導致幻元粒子濃度上升的幻元天賦能力覺醒的現象,其實是一種自救行為。

個體的精神力是不可能與洪流相對抗的,而幻元能力其實是一種轉化消耗行為,減少幻元粒子流對自身的衝擊,重新建立心理防線。

現如今的地球,每個挺過精神崩潰的人類必然精神力比之之前是提升了不少的,或許數十年之後,人類徹底認識了解和掌控了幻元粒子,這種事情說不定反倒會被視為一種鍛煉吧。

張教授還分享給了明昭一個消息,月球背麵設置的幻元粒子濃度探測儀檢測道近日的外太空的幻元粒子濃度有所下降。

明昭覺得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張教授卻對此有些憂心忡忡。

明昭不太理解,但也將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

一天,芙川CPC接到了一個學校的報警,有學生說學校裡麵鬨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