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拿著種子的手僵硬了,一個銅板都沒有,付不起錢啊!
“誒呦,真貴!”陳奶奶嘴裡叫道。
不過心裡卻不覺得貴,這些都是好種子,聽說有些是從北方傳過來了,特彆是那白豆,一碗煮下去能舀出來四碗,是個飽肚子的好東西。
不過她聽村裡人說,李家村有人花了好些錢買了種子種,結果不懂習性,澆水時把水澆多了,給全部泡死了,白白虧了錢。
事關糧食,這消息傳播得很快,十裡八鄉的不少人都知道,倒是讓其他人不敢隨便買了來種,不懂新物種的種法,很容易虧錢。
但要是她家娃子來種就不一樣了,娃子是有菩薩保佑的人,陳奶奶迷之自信的想著。
“阿叔,手裡的這兩顆豆一顆雞蛋能換嗎?”
看著手中還剩下的一個雞蛋,陳安直接問道。
“娃子,可以的,咱也不占你個小娃子的便宜,其他的你可以隨便在選兩顆!”
貨郎接過雞蛋非常爽快道。
陳安挑挑揀揀,選了兩顆花生種,先放進空間裡播種,可以保證發芽的概率。
等以後花生多了,就可以把花生磨成花生油,就不用擔心缺油了。
他們真挺一窮二白,自從他開始掌廚做飯以來,家裡的油都被他用完了,這幾天都吃得很清淡。
村裡其他人還在選著自己滿意的貨物,和貨郎講著價格,熱熱鬨鬨著。
陳安得了兩種新種子,心情頗好,拎著小籃子往家裡走,至於陳奶奶在買完鹽後就接著回去人家家裡幫忙忙活去了。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陳安這段時間可不清閒,每過上兩日便要去自家田地裡轉轉,給長出來高高一截的莊稼苗苗澆些清泉水。
自從出苗以後,陳安家田地就和旁邊田地裡的莊稼成了兩個極端。
本來大家的田地都不是很肥,又是年年栽種,田地比較貧瘠,栽種作物不理想。
以前家家戶戶的莊稼長得都不怎麼樣,隻有被糞水澆灌過的田地,才會長得好上一些,結果今年冒出了一個異類。
都是差不多時間下地播種,結果陳安家田地裡的苗,基本棵棵精神飽滿綠油油的,都不用他在進行後期補苗,這還不算,他家的苗還比其他家地裡的莊稼長得又快又高。
隻要有時間,他都會去田地裡轉上一圈,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之間的差彆了。
現在隻要是個莊稼人,都能看出來莊稼的差彆了。
但陳安不是什麼都不懂傻小子,對此他早早就有準備。
在為自家兩畝田地澆清泉水時,也會去其他家的田地裡逛上幾圈,給周圍的莊稼也灑灑清泉水。
反正空間裡,能出水的石盆就從沒有停水過,又不缺水,莊稼長勢好的人家多了,自家在其中就不會顯眼,鶴立雞群。
有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尤其是生活在封閉的小村莊裡,它有著傳承已久獨特的生活方式,他需要去適應。
他把旁邊看得順眼的幾家人的田地,在澆自家田地時,也會給他們的莊稼澆上一些水,遠一些的地方陳安懶得去顧及。
他隻是不想太出風頭,瞻前顧後的活得挺不自在。
空間泉水是有許多,但灑出去多了,陳安也不願意,他對村中一部分人還挺有偏見的,不待見他這個命硬煞星的人也不少。
現在要讓他去幫村中人提高糧食產量,默默無聞,傻子才不做這種虧本買賣。
看著眼前蓬勃生長的莊稼,陳安心情暢快。
當看到空間裡裝滿糧食的屋子他更是滿足得不得了,正所謂有錢有糧人不慌。
當然他現在一文錢沒有,隻有一堆糧,不過有糧食了離有錢還遠嗎。
陳安開心的笑起來,露出一口大白牙。
空間裡的菜被收進保鮮屋裡,已經收了好幾茬在裡麵了,食物夠陳安家吃上兩年了,他現在不著急再種。
把以前栽過好幾茬菜的土地空出來,讓土地也歇息歇息。
他基本按照外麵的習慣來做的,在外麵,土地過於頻繁使用會使肥力下降,很傷土地,空間裡的田地也要讓它們休息,有個喘息的時間。
前段時間買的白豆和花生種子,陳安早就種下了,還收獲了兩茬,不過花生油的製作沒能實施,家裡沒有工具。
靠近湖水邊,幾條食指大左右的小魚遊了過來,靠近著陳安的意念,魚兒接二連三的全都探出頭。
陳安席地坐在岸邊,順手往旁邊拽了幾顆岸邊長起的野菜,撕碎丟進湖水裡,很快就被魚兒給吃光了。
記得剛把這些魚丟進空間湖水時,最大的還沒他半個拇指長,現在長大了好多。
今年過年時應該就可以撈出兩條魚來吃了,陳安美滋滋的想著。
“嘰嘰嘰嘰”
陳安搭建的雞圈裡,剛被母雞孵化出來的小野雞不停的嘰嘰喳喳叫喚著,小野雞個個精神十足,不知疲倦。
按照這節奏發展,過不久野雞就能成群結隊,他可以自產自銷,賣去縣城裡的大酒樓裡,不過能孵出小野雞的大雞還是太少了,才有一個,速度有些太慢,過幾天再上山看看能不能捉幾隻回來養。
下過幾場雨,天氣慢慢轉涼,陳安在外麵在套了一件補著補丁的衣服,把水燒漲,煮了些米下鍋,米粒晶瑩透白,泛著稻穀的香味。
等水漲開,用勺子攪拌,熬粥。
他們家這段時間都吃上了空間出產的稻穀,稻穀收獲了許多,他大概估算過,空間裡最少有四五千斤。
他家的主食主要是吃空間裡拿出來的紅薯和玉米,一個是因為給稻穀脫皮比較麻煩,太過費時間,另一個則是空間裡種出來的菜都非常美味,就簡單的蒸煮,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就是粗糧,也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