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人 趕集(1 / 2)

回到種田文 泥丸子 4296 字 10個月前

“誒呦,嚇死我了!”

“你走路咋沒個聲響!”

陳奶奶對著那個成年男子埋怨著說道。

“對不住了,嚇到你們了吧…。”

蓄著一小撮胡子的中年男子連連道歉的說道。

陳奶奶擺了擺手,對李勇興問道。

“你這是要…?”

“這不是剛好大集,想給娃送些吃的過去。”

這人是李勇興,他們黃坡村、村長的大兒子,三十歲左右,蓄著胡子。

可能是因為讀過書,整個人和村子裡的人大不一樣,儒雅隨和,在村子裡頗有威望。

有個兒子李承德,比陳安小三歲,送到縣城裡,在縣裡的秀才家讀書。

“德子那娃好些日子沒回來了吧!”

陳奶奶了然的說道。

“是啊,不過都是為了讀書嘛!”

李勇興說到自家兒子,頗有些自豪,村裡的人家就他家把娃子送去念書,念書的花費可不少,但成功了,這可是能改換門庭的大事。

“德子自小就聰明,以後是個大有本事的人。”

陳奶奶順著對方的話誇讚道,不過也是真話,德子那孩子確實聰明。

“嬸子你們這是也去縣裡嗎?”

“是啊,好久沒出去了。”

“那咱們可以做伴了。”

李勇興高興的說道,然後看向陳安。

剛剛看兩人說話,陳安沒插話,看到李勇興看過來,打了個招呼:“阿叔。”

“安子長高了許多了!”

李勇興自然是知道陳安這孩子,雖然村裡總是會傳出對方的各種閒言碎語,不過他是讀過幾年書的人,明事理,知道這些閒話不過是村裡人胡說八道罷了。

“是長高了一點。”

“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是長得快!”

村子裡沒有其他人在出來,縣城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的,村子裡的人一般都不去縣裡。

需要買東西時,大多數人都是等貨郎來,像陳奶奶就好幾年沒出過村,需要的東西都叫貨郎下次帶著來,畢竟沒有東西去縣城賣,也沒錢買。

三人看等了一會,沒見有人出村,便說說笑笑的走出村子,往縣城的路走去。

到了縣城,天已大亮,李勇興和他們不同路,在城門口就分開。

“還是和幾年前一樣,沒多大變化!”

陳奶奶感歎一句,帶著陳安去找擺攤的地方。

陳安有些新奇的望著縣城,他上輩子是在縣城裡被賣到人販子手裡,但當天就被人販子拉著出了縣城,去王彆的地方賣了。

那時候哪有心情看縣城,往裡走去,一排排店鋪,店鋪門都開著了,買著各式各樣的東西。

有看見路過他們店鋪的,就向路人招呼道。

“饅頭,饅頭,好吃的大饅頭!”

人還不算太多,不過陳奶奶說在過上半個時辰左右人就會多起來。

兩人沒耽擱時間,找到能擺攤的巷子,交了三文錢給管理的人,去找能下腳擺攤的地方。

巷子裡人來人往,好點的位置被其他人占得差不多了。

陳安選了個靠中間的位置,比較狹小,好在他們要賣的東西不多,兩個背簍擺下來放著就可以了。

放好背簍,陳奶奶守著,他就在巷子裡逛起來,去了解他們背來的蔬菜買賣行情,是怎麼個賣法。

把巷子從頭到尾逛了逛,心中有數了。

回去和陳奶奶商量了一下價格,便等著人上門來買東西。

旁邊都是賣菜的攤販,到處都是吆喝聲。

陳安兩人都沒賣過東西,有客人剛過來看了一眼,就被旁邊攤子上同是賣菜的吆喝了過去。

陳安一看,這樣不行啊!

他很自信自己家經過空間泉水澆出來的菜要比其它人家的好許多,但彆人不知道啊,況且這個背簍比較深,都看不到裡麵的菜。

把蓋在菜上的樹葉子拿出來鋪在地上,把放在背簍裡的菜給騰了一部分出來,擺在葉子上麵。

路過的人能一眼看到蔬菜,擺出沒多久,就有人來問價格了。

畢竟自家的菜比周圍的小攤要好很多,鮮亮飽滿。

陳安對此很自信。

“小兄弟,怎麼賣?”

來人看了看站在攤子前的陳安,拿起一個番茄向陳安問道。

“嬸子,黃瓜番茄都是一文錢兩個,辣椒四文錢一斤,可以隨便挑。”

整個巷子裡的菜價格都差不多,陳安和其他人叫著一樣的價格。

看到紅彤彤的番茄辣椒,翠綠色的黃瓜,價格還和其他家的一樣,幾個路過的婦人立即圍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