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妾 瑛瑛啊和小將軍死在一處,葬兩個……(1 / 2)

短篇小說記錄3 壽長生 1318 字 10個月前

瑛瑛啊和小將軍死在一處,葬在兩個爛墳包……長成一雙梧桐樹,共聽瀟瀟夜雨三更,此生不道離,葉葉簌簌更漏儘,不須啼。

張生作為大椋的河道官員治水二十載,不說功勞也有苦勞,尚景八年,大梁河在樽州府決堤,下遊死傷萬戶餘,按理說這等體量的大河決口,這等天災大暴雨死傷不算多。

奈何陛下是純純北方旱鴨子,對治水這事兒是一竅不通。奈何能對此事說的上話的官員,都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沒一個為他說話的。大椋皇帝遂下令大梁河尹張家成年男子皆斬首,少男及女眷充為官奴。

好巧不巧張生是隴南軍戶出身,隴南軍戶,又土又窮,閒時耕作,戰時為軍。隴南有江名昌義,他被趕鴨子上架在昌義江上練過兩個月水兵。大椋皇帝兼並南國,將大梁河流域劃入了大椋版圖,但他對治水一竅不通。他草原王出身,他們部族以前住的地方都不怎麼下雨。

南國的舊臣吧,多少都講究氣節,就不為新朝皇帝做事,做事呢,那也不做實事。才子嘛,都是有傲氣的。而這治水又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所以這個活計被左推右推,好巧不巧,他又被趕鴨子上架了。而他,為了梁河不決口,為了每年雨季少死點人,他是真做實事,所以得罪了南國舊臣一派的幾位主心骨,有些人雖為名流才子,就是這麼無聊,無可說地置氣。大椋的一個笑話是江南文士的氣量不比漠上的燒火丫頭大。

而他治水任大梁河尹這事兒就是南國舊臣派舉薦上來的,他是生長在隴南的大山溝溝裡被刨出來的,大椋的朝臣他更不熟,也沒有什麼鑽營的本事,更何況在大椋的臣子眼中,他就是南派人,出身決定立場,隴南也是南,不然南派人舉薦他乾什麼。他真冤啊,舉薦他是因為這事做好了,沒什麼獎賞;做壞了,容易砍頭。

尤記上任時賀禮如潮,這就此一時彼一時了。

尤記剛來這大梁州富庶之地,上元夜遊人如織,他帶著妻女去看花燈,驚歎不已,若在隴南的斷川天塹裡哪能見到這些,他也算富貴了些年月,賞見了些人間繁華,不算虧,隻是可惜他的妻女們受如此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