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棄嬰 女主初登場(1 / 2)

燕南歌 久愚 2569 字 10個月前

閔朝末年,崇仁帝繼位不滿一年根基未穩,藩鎮割據,內亂四起。本是閔朝屬國的南項國卻趁亂向閔朝邊界發兵,企圖拓疆以求自立。朝廷在內亂中已是損耗嚴重,更無法派出足夠的兵力。百姓們在連天戰火中流離失所,隻得紛紛往北地逃難。

在離大漠最近的綠洲之中,坐落著閔朝最北的城鎮——北緣鎮。以北緣為界,黃沙肆虐的大漠被隔絕開來,而北緣鎮又是閔朝與各國往來貿易必經之路,北緣鎮中來往的客商較多,做珠寶香料生意的漢人與胡人皆有。這兩年雖然戰爭使得閔朝與周圍列國的貿易往來大不如前。但北緣鎮街上仍然駝鈴聲,車馬聲日日不休,小鎮上居民同往常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一派生機的邊陲小鎮與戰火紛飛的中原儼然兩個世界。

北緣鎮的東南角的興義街,坐落著一家不起眼的客棧,客棧大門兩旁分彆掛著兩隻褪色的紅燈籠,上麵寫著歸客兩字,這便是歸客客棧了。進入客棧大門,便是客棧的前院,院子中由青磚鋪就,西北角有個簡單的馬廄,供打尖的客人栓馬飲駱駝。客棧後院有一口老井,牆角有一個馬廄,那是專供投宿的客人的馬和駱駝使用的,馬廄旁拴著一隻大黃狗,這狗極通人性,又是看馬的一條好手。自它看管以來,從未丟過一匹馬或是一頭駱駝。

客棧如今的老板名叫燕辭歸,是個約莫三十歲的大個子男人,兩年前來到鎮上,無人知曉他的來曆,隻道是中原人士,生性喜愛遊曆四方。他見原先的老板不善經營,客棧的生意冷冷清清,遂向老板盤下這間客棧,又將原來的四海客棧改了歸客客棧。燕辭歸接手後,他將客棧修繕一番,生意有了好轉,加之燕辭歸燒的一手中原好菜,來往大漠與閔朝的漢人商隊,經多日跋涉餐風飲露,身居他鄉,更是易起桑梓之念。少不了來此投宿或打尖以食得中原風味。

這一天,燕辭歸和夥計吳飛去鄉間欲收些新鮮農家瓜菜。正值七月,北緣鎮氣候乾燥,兩人走了十來裡路,吳飛不久便覺口乾舌燥,汗如雨下。展眼望去,見不遠處有一個供路過行人歇腳的亭子,名為長風亭。夥計吳飛便向燕辭歸道:“掌櫃的,前麵有個涼亭,咱們二人去那裡喝點水歇會再趕路吧。”燕辭歸雖不覺得累,但覺得時候還早,就點點頭表示同意。

吳飛看到掌櫃點頭,他此刻累到極點,恨不得生出雙翼。不自覺加快腳步,趕在燕辭歸前麵到了亭中。還未等燕辭歸趕到,吳飛像是看見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一邊招手一邊大喊:“掌櫃的快來,地上怎麼有個孩子。”聽見吳飛的話,燕辭歸心中一驚,忙趕過去。

那孩子是個女嬰,此時已被吳飛抱起。用薄薄的被子包著,雙眼緊閉,滿臉通紅,頭發已經長出來了,看著不過兩三個月大,燕辭歸趕緊探了探嬰兒的脈息,鬆了一口氣,向吳飛說道:“還好還好,還活著,隻怕是中暑了。你我一路行來,附近也沒看見旁人,這孩子怕不是被父母遺棄了,快看看有沒有什麼字句留下。”說著便在包裹孩子的繈褓中翻找,果然找到了一張紅紙,上麵隻寫著孩子的生辰八字。

燕辭歸心下了然,更證實了孩子已被父母拋棄的猜想。燕辭歸心想:“看著這孩子不像是先天不足,這孩子父母許是遇到了什麼難處,竟要丟棄自己親生的孩子。”思及此處。燕辭歸又不禁回憶起自己的身世,轉念一想:“既為人父母了,怎又可如此狠心,我父母當年即便再難,也從未想過拋棄我,若非那場瘟疫,我也不會...”似是回憶到什麼往事,燕辭歸若有所思,不自覺地輕歎一聲。同時也在心中做了決定。

燕辭歸看向一旁正坐著喝水的夥計吳飛。“阿飛,這孩子還這麼小,倘若不是你我二人發現,恐怕活不了多久。這孩子遇到我,可見與我有緣,我燕某無妻無子,我有意收養這個孩子。”吳飛本就是不忍看這孩子被拋棄在野外,當下聽見燕辭歸欲收養這棄嬰,心中大喜,忙向燕辭歸作揖道喜:“恭喜掌櫃的,您一向行善積福。這也是這孩子命大,遇到掌櫃的您這樣的好人。”